中國鐵合金網訊:在收儲和供給側改革的共同推動下,鎢制品價格持續反彈。中國鐵合金網消息,國家儲備局上周五召開會議,商討收儲鎢精礦事宜。24日碳化鎢、鎢絲等鎢制品價格繼續上調,每噸漲價近1000元。目前鎢精礦價格自9月中旬的每噸6.8萬元,上漲至最新7.2萬元每噸,漲幅近6%。
百川資訊數據顯示,江西、湖南黑鎢精礦價格為每噸7.1萬元至7.3萬元,白鎢精礦價格為每噸7萬元至7.2萬元;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碳化鎢粉價格為每公斤168元至172元。另外,江西贛州APT(仲鎢酸銨)價格為每噸10.9萬元至11.2萬元,鎢鐵為每噸11.2萬元至11.8萬元。冶煉廠方面,因原料挺價惜售意識加強,操作謹慎,下游因鎢精礦市場價格持續堅挺,鎢鐵市場實際成交價略有回升,目前鎢鐵市場現貨庫存較少,鎢粉末持貨商銷售報價也較為堅挺。
券商研報顯示,過去3年,國儲局已經實施了5次鎢精礦收儲行為,對市場信心提振作用明顯。數據顯示,2013年4月中下旬國儲局擬收儲鎢精礦1萬余噸,鎢精礦價格在1個月左右上漲約5%。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兩次收儲因價格低于市場預期而流拍,但鎢精礦價格在1個月左右漲幅分別接近4%和2%。今年4月國儲局計劃收儲鎢精礦總量1萬噸,相當于去年全年生產量約10%,促使鎢精礦價格在1個月的時間上漲10%以上。
另外,今年3月中國鎢業協會召開會議,就目前鎢市場供需形勢和成本倒掛現狀展開討論,協會倡議繼續控制產能、降低產量,2016年鎢精礦產量同比下降15%,重點骨干企業主采鎢精礦產量和共伴生鎢綜合利用產量共計減產1萬噸;同時,繼續實施鎢精礦和APT等鎢產品的商業儲備。此前國土部也下發通知,暫停鎢礦開采登記申請,嚴格鎢礦采礦權延續管理,從供給側加以控制。
我國是全球鎢制品生產大國,去年全球鎢產量8.7萬噸,我國為7.1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81.61%。儲量方面,我國鎢資源儲量為190萬噸(金屬量),全球占比58%。從區域來看,國內鎢資源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兩省,儲量分別占32%和18%,合計占到全國的50%。鎢礦作為戰略資源,雖然面臨行業周期性困境,但在債轉股和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動下,企業經營環境有望改善。從國務院印發的債轉股文件來看,明確鼓勵三類企業,排在首位的即為因行業周期性波動導致困難但仍有望逆轉的企業。云錫集團等案例表明,稀有金屬等高負債行業有望成為債轉股的重點領域。
綜合券商研報來看,中鎢高新擬定增收購控股股東旗下鎢業資產,包括柿竹園100%股權、新田嶺100%股權等,均為國內優質鎢礦,儲量位居行業前列。收購完成后,公司鎢礦自給率將達到30%,目前該方案已獲國資委批復。章源鎢業(10.790, 0.00, 0.00%)擁有礦山開采、冶煉和深加工全產業鏈,鎢粉及碳化鎢、硬質合金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列。旗下擁有4座采礦權礦山、7個探礦權礦區、5個鎢冶煉及精深加工廠,產業鏈完整。
(來自互聯網)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