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鎂具有資源豐富、密度小、質量輕、比強度高、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優等特點,制成的醫用鎂合金是理想的人體植入物材料。首先,鎂合金的物理機械性能與人骨接近,生物相容性好;其次,鎂是多種酶的重要活化劑,可參與細胞新陳代謝;再者,鎂合金可降解為鎂離子自然排出體外。可降解鎂合金可制成多種植入醫療器械,與現有金屬植入醫療器械相比具有新的醫療效果,因此其研發受到關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5年可降解鎂合金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常見的植入醫療器械以不銹鋼、鈦合金、鎳鈦合金、鈷基合金等材料為主,這些植入物材料在人體內不可降解,且長期留存體內還有析出毒性離子的可能,若要取出需要二次手術。可降解鎂合金能夠良好的避免這些問題,成為植入物材料的重點研究領域。
早在20世紀初,可降解鎂合金已經應用在臨床,用來醫治骨折,但可降解鎂合金在人體內易被腐蝕,降解速度過快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因此一直以來,研究控制可降解鎂合金降解速度、使其滿足不同植入醫療器械要求成為研究重點。控制可降解鎂合金降解速度主要有兩個研究方向,一是在鎂合金表面覆蓋保護涂層,二是添加其他生物相容性好的鋅、鈣等金屬制成新型鎂合金。
2019年8月,上海交大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團隊提出一種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形狀優化設計策略,并應用于自行研發的、可均勻降解的Mg-Nd-Zn-Zr(JDBM)合金制備的血管支架上,其力學性能測試以及體內降解速度取得了符合預期的實驗結果。
除上海交大外等研究機構成果不斷問世外,我國賽諾醫療、宜安科技等企業也在加大力度布局可降解鎂合金市場。在海外市場中,德國百多力(Biotronik)是可降解鎂合金行業中領先企業,其產品已經在歐洲等地上市。與國外相比,我國擁有先進的可降解鎂合金研究成果,但在研究成果商業化轉化方面實力較弱,未來還有較大進步空間。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0年,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350億元以上,心血管植入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370億元以上,可降解鎂合金擁有巨大市場空間。“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中,新型可降解鎂合金硬組織植入器械研發被列入,將推動我國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對可降解鎂合金需求增長。在此背景下,先進入布局且產品得到下游客戶認可的可降解鎂合金企業擁有先發優勢。
信息來源:新思界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