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科技創新貢獻太鋼力量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7月28日在法國該組織總部舉行。太鋼科研生產人員參與ITER計劃專用不銹鋼材料研發與供應長達十多年。
ITER計劃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核聚變技術商業化的可行性。該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從2006年起,太鋼就涉足ITER計劃,先后參與了多個采購包不銹鋼產品研發工作,是國內通過ITER國際認證的奧氏體不銹鋼板材及異形擠壓件供應商。產品獲得了ITER國際組織、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和中國科學研究院等機構專家的高度認可。目前,太鋼累計供貨超過3000噸。
面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太鋼要深入踐行全面開放、不斷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始終堅持以開放的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積極參與和融入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加強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經驗和做法,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勇于摘取不銹鋼皇冠上的一顆顆明珠,為中國制造貢獻太鋼力量。
從2010年起,太鋼鋼管公司利用先進的裝備技術優勢,自主研發出了ITER項目用外方內圓管、方管、矩形管、U型鋼,并與國內一流科研院所合作,首次成功開發出了核聚變試驗裝置的重要結構件--核電用不銹鋼T型材和矩形材。
“ITER項目不銹鋼材料不僅對組織和性能要求極高,而且對鋼板外形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要求也極高,是迄今為止我們遇到過的工藝過程控制最難、檢測項目最多、用戶要求最苛刻的產品。”太鋼ITER計劃專用板材熱軋工序負責人陳潤澤回想起生產ITER項目產品的艱辛如是說,“面對挑戰,要繼續發揚工匠精神,以匠心致初心,精益求精造產品,把產品質量控制到極致,用高質量的產品擦亮太鋼不銹的品牌。”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