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23日在有關會議上表示,我國應大力推廣使用含釩高強抗震鋼筋,這既有利于防御地震災害,還可以減少鋼筋使用量,有利于節能減排。
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攀鋼等承辦的含釩高強抗震鋼筋生產與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徐匡迪說,我國是地震多發國家,地震基本烈度在七度及以上的國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41%。從實際發生的地震次數看,20世紀我國發生的六級以上地震次數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我國20世紀地震死亡人數占全球總數的50%。
徐匡迪認為,我國應優化建筑抗震設計,改善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而在鋼筋中加入微量的釩等元素,就可以提高鋼筋的抗震性能;這種具有高延性、高韌性、高強度的鋼筋,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地震能量,保證建筑結構安全。
徐匡迪說,使用高強度鋼筋,還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目前我國鋼筋年產量維持在1億噸左右,但是強度在400兆帕以上的高強度鋼筋僅占鋼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強,500兆帕以上的鋼筋年產量更是不足100萬噸。如果采用400兆帕級鋼筋代替目前普遍采用的335兆帕級鋼筋,可節省鋼筋用量的10%-20%;如果進一步用500兆帕級鋼筋代替400兆帕級,理論上可節約鋼材16.7%,并可減少鋼材運輸費用,降低工程總造價。
徐匡迪說,節約鋼材就是為節能減排作貢獻。節約1000萬噸鋼材,相當于節約1800萬噸鐵礦石,節約650萬噸標準煤,同時可減少大量廢氣和粉塵排放。
釩有“黑色魔石”之稱。含釩鋼具有強度大,韌性、耐磨性、耐腐蝕性好等特點,廣泛用于機器制造、汽車、航空航天等生產建設領域。
據了解,我國釩資源主要集中在川滇交界處的攀西大裂谷,這塊僅占全國面積一千五百分之一的國土上,釩資源儲量達884.5萬噸(以金屬釩計),占世界的11.6%,占我國的62.5%。以當地釩資源為依托,攀鋼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釩制品生產基地、世界第二大產釩企業,其釩制品生產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備年產釩制品2萬噸的生產能力。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