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及中國金屬硅市場狀況
金屬硅主要用于鋁業和化工業,隨著世界鋁業和化工業的發展,世界金屬硅消費總量中,冶金級金屬硅用于煉鋁及其合金,多晶硅消費最多,約占60%;化工級的用在半導體,硅酮樹脂等。近年來化工領域開發科技新產品尤其是信息產品,消費明顯增加,化工級的消費占總消費量的40%以上。西方有20多個國家生產生產工業硅,美國,挪威、加拿大、意大利、南非等國為主要生產國,全球的工業硅生產量和消費量都在逐年增加。消費金屬硅最多的地區和國家,主要是歐盟,以英國最為突出,還有亞洲的日本和北美的美國。生產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
中國的金屬硅生產始于1957年, 經過近50年的發展, 目前在生產的廠家約有215家, 總生產能力近百萬噸。從2000年開始, 我國金屬硅年出口量平均超過了30萬噸,僅 2005年上半年出口量已達26.5萬噸。現在我國金屬硅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國硅礦產資源和人力資源豐富, 工業硅生產成本低, 所以具有相當競爭優勢,形成了較大的生產規模, 在世界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近十年,中國金屬硅產業迅猛發展,產量高、出口量大,產品等級齊全,并且質量日益提高。廠家數量多、規模小,分散在西南、華中地區。中國金屬硅價格特征,一是便宜,比歐美市場的低。二是季節性強,所謂冬高夏低:冬季少雨,水電不足,限制生產金屬硅,夏季雨水多,供電充足,金屬硅供給豐富,價格隨之變化。
二、近年全球及中國金屬硅市場變化及消費狀況
2003年,全球大多數市場金屬硅的價格變化較大,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其中歐盟地區價格漲幅最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元走軟導致當地生產商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從2002年12月中旬到2003年的12個月中,受當時美元匯率下跌近18%的利好影響,歐盟553#級煉鋁用金屬硅價格漲幅高達30%以上。2003年,中國金屬硅的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而且主要出現在03年4季度。4季度是電力供應短缺的季節,支撐價格上漲的主要利好因素是市場供應的緊張和生產成本的高漲。
03年全年,中國累計出口金屬硅47.9萬噸。以下是2003年中國金屬硅主要出口國家的出口量統計(含2002年數據,單位:噸)如圖:
步入2004年,中國的金屬硅價格持續了03年的攀升走勢,第一季度價格持續走高,4月份價格達到峰值:441#從年初的9500元/噸(約1080美元)一度顛升至四月中上旬的11000元/噸(約1255美元),553也從9200元/噸(約1055美元)增至10500元/噸(1200美元)。國際市場,年初由于美國船運滯延引起供應短缺造成了價位上揚。一季度末,由于需求減緩,成交清淡,價格開始出現大幅下跌。第二季度,金屬硅價格開始出現振蕩,由于產量充足,供遠大于求,行情一度走低,到五月底,我國出口日本的553金屬硅CIF報價已跌至980美元/噸,而7-9月的合同價格更是跌破920美元。下半年,進入用電極限,加之運力緊張等原因,金屬硅價格開始回暖,到8月中下旬553反彈到9500元/噸的小高潮,此后價格又出現了小幅回落;9月下旬價格開始呈現下滑跡象。步入第四季度,金屬硅呈現一派冷清局面,市場既沒有擴大需求的跡象也沒有價格回暖的趨勢。年末,金屬硅市場更是步入了泥潭,不少生產商把希望寄托在年后重整,553已經跌破8000元價位,一直相對穩定的2202也降至10100元/噸,不少生產商已經面臨低于成本價銷售,中國金屬硅在先揚后抑的走勢中結束。
2004年,我國金屬硅實際總產量約70萬噸,其中出口約55萬噸,其它的15萬噸供國內自有消耗,包括大約4-5萬噸庫存。
美國市場,據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美國進口高品位金屬硅(99.00-99.99%)133155公噸,較之2003年的105971公噸有25.6%的增長,主要進口國如下:巴西:55673噸(占總進口量的42%),南非:37372噸(占28%),加拿大:19373噸(占15%)。美國進口低品位金屬硅(小于99%)31659公噸,比2003年的20377公噸有55%的增長.
2004 年美國進口金屬硅(99.00-99.99%)統計
2004年美國進口金屬硅(Si<99%)統計
日本市場,據日本鋁合金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日本鋁工業消耗金屬硅60,814噸,較2003年(58,954噸)增長3.1%,購進60,321噸,比03年(60,238噸)增長0.1%,基本保持平穩。同時,再生鋁合金總產量達到1,023,327噸,比2003年(995,053噸)增長2.8%,成交量達1,018,391噸,同比增長2.9%。2004年,日本金屬硅消耗總量和再生鋁合金產量均刷新了歷史記錄,這主要是由積極的汽車制造工業拉動的。
鋁工業消耗及購進金屬硅
再生鋁合金產量及成交量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00-2004年的中國金屬硅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噸):
可以看出,2001年金屬硅出口數量有所下降,之后便出現了逐年遞增。由于中國的鋁產業并不成熟,在過去的2-3年中,國內市場的自有消化一直保持在每年18-19萬噸。2004年我國工業硅總產量達70萬噸,其中的15萬噸供國內自有消耗。為了平衡金屬硅的供需矛盾,就必須將相當于自有消化量2-2.5倍的金屬硅用于出口,預計這種情況還將持續較長時間。相比較而言,鐵合金主要用于鋼廠生產,2004年中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同比增長23.2%,這就需要鐵合金行業能滿足其不斷增長的需求。
2002-2004年中國金屬硅重要出口國家及地區出口量走勢圖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