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產業半年報大好,反映的是產業的熱度,而研究機構的統計數字也印證此一趨勢。集邦科技旗下研究部門EnergyTrend昨(16)日發布報告表示,從最上游的多晶硅,到下游的硅晶圓和電池等,價格全面上揚,第3季還會持續攀高。至于各家電池廠的產能規模,也將以1GW(10億瓦)起跳,如此才有經濟規模。
德國決定從7月起調降太陽能補貼,只對太陽能產業造成短暫的沖擊,隨后反而吸引歐洲系統廠商加速拉貨,希望能在明年初再度調降補助之前,裝設更多產品以爭取補助,加上日本和美國需求開始提升,也使得各家太陽能廠第2季業績大好,而下半年更是暢旺,目前單子都已接到第4季,且生產線都呈現滿載。
業界指出,太陽能電池的產能擴充較容易,但硅晶圓端受到制程限制,并無法快速拉高出貨量,導致現階段產能供不應求,連帶整個產業鏈都開始漲價。
EnergyTrend表示,多晶硅的現貨市場價格已出現每公斤60美元,為去年第4季以來首度回升到每公斤60美元的水平,相較于第2季的55美元成長幅度約3.8%。
EnergyTrend指出,硅晶圓報價每片約3.5-3.7美元,比前1季成長16.7%,但目前已經出現每片4美元的報價,預估第3季平均價格將拉高到3.7美元。
EnergyTrend認為,在太陽能電池方面,目前現貨市場上已到每瓦1.43美元,而以季平均價格來看,第2季約為1.39美元,首季則是1.3美元,明顯看出逐步攀高。對于第3季的價格走勢,預計平均價位為1.43美元,季增率2.87%。
對于各家太陽能電池廠的「軍備競賽」, EnergyTrend認為「1GW」將是未來大廠的「基本需求」,無論是中國的尚德、英利、或常州天合,甚至是臺灣的茂迪、昱晶、新日光等,在產能的布局上都是以1GW為目標。至于大型電子集團投入系統以及EPC領域的比例相當高,其中臺達電透過縝密布局,以及過往在電力系統相關經驗,目前在系統領域上獲得相當不錯的成果。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