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视频黄A片免费观看软件,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撕开奶罩揉吮奶头玩大胸直播

掀开奶罩边躁狠狠躁苏玥视频,无码专区3d动漫精品,去阳台跪着把屁股抬起来,精品国产丝袜黑色高跟鞋


中國火電區域經營環境評價

  • 2014年02月21日 13:52
  • 來源:中國鐵合金網

  • 0
  • 關鍵字:電力
[導讀]中國火電區域經營環境差異使得不同區域火電企業經營、財務表現也有所差異。火電區域經營環境要素主要包括區域電力供需、區域煤炭供應及價格、區域上網電價。

中國火電區域經營環境差異使得不同區域火電企業經營、財務表現也有所差異。火電區域經營環境要素主要包括區域電力供需、區域煤炭供應及價格、區域上網電價。

  區域電力供需方面,中債資信首先分析各區域電力需求量、增速和供給量、增速情況,其次基于各區域電力供需缺口,同時考慮區域消納能力、區域電力外輸通道、區域電源結構等因素,綜合選取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作為評價指標,對區域電力供需環境進行評價。從區域供需總量及增速看,全國呈現出電力需求旺盛的地區(華東、華中、華北、華南)裝機規模也相對較大,電力需求增長較快的地區(西北、西南)裝機增速也相對較快的局面,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各區域電力供需環境呈現較大分化,其中,西北地區供需環境很好且未來發展潛力較大,華北、華東、華南地區供需環境較好,華中、西南地區供需環境較差,而東北地區供需環境則很差。

  區域煤炭供應方面,中國煤炭資源分布與消費區不協調,華北、西北、西南地區煤炭資源豐富,需通過鐵路和水路運輸至華東、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價格方面,煤炭資源豐富的華北、西北、西南地區電煤價格較低;東北地區盡管煤炭供給潛力不足,但其距離煤炭調入地較近,電煤價格也較低;華南和華東地區煤炭資源匱乏,但以水路為主的運輸方式和部分進口煤的補充使得其電煤價格低于華中地區。

  區域上網電價方面,煤炭資源相對匱乏且地區電價承受能力強的華南、華中、華東地區電價水平較高,煤炭資源豐富且地區電價承受能力一般的西南、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電價水平相對較低。

  中債資信基于各區域供需環境(采用區域火電2013年1~9月機組利用小時數代表)、各區域標煤發電成本(采用區域火電2012年到廠標煤單價及單位供電煤耗估算得出)、各區域火電標桿上網電價(采用2013年9月下調后電價水平),測算各區域單位60萬機組正常運營情況下的利潤空間,從而評價各區域火電經營環境的優劣。整體看,華南地區上網電價高、區域供需環境較好使得其火電經營環境很好;華北、華東、西北地區供需環境較好,同時電煤與電價間較高的盈利空間使得其火電經營環境較好;東北、西南地區供需環境較差,盡管電煤成本不高,但整體上網電價偏低,導致火電經營環境較差;華中地區煤炭成本很高,加之區域水電對火電供需環境沖擊較大,因此火電經營環境很差。

  未來看,大量區外來電、經濟增速放緩、環保壓力加大或將對華南地區、華北地區的北京市、華東地區的上海市火電經營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而國家西部大型煤電基地的逐步建成和外輸通道的進一步完善將使得西北地區火電經營環境進一步提升。

  中國“多煤少油少氣”的一次能源結構決定了電力生產是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火電生產,且火電行業的主導地位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延續,而煤炭資源分布的不均衡、電力產品的不可儲存性及中國電網跨區域調度水平相對較低,導致中國電力供應具有一定的區域性,所屬區域經營環境不同,區域內火電企業經營、財務表現也有所差異。

  根據中債資信發布的《中國火電企業主體信用評級方法》,火電區域經營環境要素主要包括:區域電力供需、區域煤炭供應及價格、區域上網電價,本文將按照以上要素評價各區域[1]火電經營環境。

  一、區域電力供需

  區域電力供需方面,中債資信首先分析各區域電力需求量、增速和供給量、增速情況,其次基于各區域電力供需缺口,同時考慮區域消納能力、區域電力外輸通道、區域電源結構等因素,綜合選取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作為評價指標,對區域電力供需環境進行評價。
  1、區域電力需求

  短期內中國用電需求仍將與國民經濟尤其是高耗能重工業發展緊密相關;華東、華中、華北、華南經濟發達、區域用電量規模較大,但2012年以來區域經濟和用電量增速放緩;西北、西南區域經濟體量和用電量規模偏小,但近年來經濟增長較快帶動區域用電量增速位居前列;東北區域經濟規模較小且發展速度偏慢,用電量規模及增速均位居最末

  近年來中國用電需求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關,2000年~2012年中國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均值為1.13,其中2008~2009年以及2012年電力消費彈性系數低于1,主要是由于這三年經濟形勢相對較差,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用電量大幅下降。未來,受國家施行的“穩增長、調結構”經濟政策影響,中國電力消費彈性系數或將有所下降,但短期內用電需求仍將與國民經濟尤其是重工業的發展存在較強相關性。

  從2012年區域GDP總量看,華東地區高居首位,其地區GDP占全國總量的1/3;華中、華北、華南地區構成第二梯隊,各區域GDP總量差異不大,分別為8.71萬億元、8.53萬億元、7.29萬億元;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西南、東北、西北構成第三梯隊,以上區域GDP總量之和僅占全國總量的1/4。2012年各區域用電量規模基本與GDP序列保持一致,其中華東區域用電總量仍位居榜首,高達1.58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總量的1/3;值得關注的是,用電需求不僅與GDP緊密相關,也受產業結構影響。第二梯隊中,盡管華北區域經濟體量略小于華中,但華北地區用電量大的二、三產業占比高使得其區域用電總量反超華中區域,位居全國第二;而第三梯隊中西北地區盡管GDP總量位居六大區域最末,但受益于有色、化工等高耗能行業西進步伐加快,區域用電量快速增長,已超過東北地區,位列第五位。

  從區域用電量增速看,盡管西部地區經濟體量偏小,但近年來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快于東部和中部地區,2012年西南和西北地區GDP平均增速[1]約為12.92%和12.26%,受益于區域經濟快速發展,2012年西北和西南地區用電量增速分別為11.56%和6.49%,分別位居七大區域第一和第二位;華東、華中、華北、華南地區經濟基數大,但2012年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區域用電量增速也隨之放緩;東北地區經濟體量小且發展速度偏緩,2012年區域用電量增速僅為2.16%,位居區域最末。

  2、區域電力供給

  各區域火電裝機規模基本與各區域用電量規模序列一致;近年來全國火電投資增速放緩,但各區域裝機增長表現存在較大差異,整體呈現向西部轉移態勢,西北、西南地區裝機增速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各區域火電裝機規模來看,華東、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的火電裝機規模基本與各區域用電量規模序列一致,而西南地區盡管用電量規模大于西北、東北地區,但由于區域水電裝機規模較大,因此火電裝機規模位列七大區域最末。

  從裝機增速看,2010~2012年,全國火電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呈現持續下降趨勢,2012年火電完成投資1,014億元,較2011年減少412億元。受電源投資規模下降影響,2010~2012年全國火電裝機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7%,整體增速放緩。分區域看,盡管全國火電裝機規模增速放緩,但各區域火電裝機增長表現存在較大差異,整體呈現向西部轉移的態勢。其中2010~2012年西北、西南地區火電裝機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3.15%和10.23%,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火電裝機規模基數較大的華東、華北地區增長明顯放緩,同期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98%和6.50%;區域電力裝機過剩的東北地區增速僅為5.0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3、區域電力平衡情況

  基于近年來區域電力需求及區域火電裝機情況,整體看電力需求旺盛的地區裝機規模也相對較大,電力需求增長較快的地區裝機增速也相對較快,全國電力供需基本平衡,但各區域電力供需平衡程度仍呈現較大差異。中債資信基于各區域電力供需缺口,同時考慮區域消納能力、區域電力外輸通道、區域電源結構等因素,綜合選取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作為評價指標,對區域電力供需環境進行評價。

  西北地區總體電力富余,但區域內部分省份較強的消納能力和區域較暢通的外輸通道使得區域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很高

  從總體供需量對比看,西北地區電力較為富余,需大量外輸消納。從區域內主要省份看,隨著重工業西進步伐的加快,新疆、寧夏省內電力需求旺盛,省內消納能力很強,尚存在少量電力缺口,2013年1~9月寧夏、新疆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高達4,369小時和4,128小時,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和第五;青海、陜西電力相對富余,但較為暢通的外輸通道使得兩省整體利用率較高,其中青海省2013年1~9月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高達4,165小時,位列全國第三。整體看,區域內較強的電力消納能力和較為暢通的外輸通道使得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很高。
  華北地區多數省市存在較大電力缺口,同時富余電力的內蒙古、山西外輸通道較為通暢,區域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高

  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存在較大電力缺口,但內蒙古、山西較為富余的電力供給能力使得整個華北地區電力供給整體充足,基本平衡。從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看,華北地區下屬省市整體機組利用小時數較高,其中河北、天津主要受益于區域內較強的消納能力,內蒙古、山西則主要受益于相對通暢的外輸通道和受電方較強的消納能力。
  華東地區電力需求旺盛,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省市均存在較大規模電力缺口,區域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高

  華東地區整體經濟發達,區域電力需求旺盛,盡管區域內電力尤其是火電裝機規模也較大,但仍不能滿足區域內電力需求,2012年區域電力缺口有所擴大,其中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均存在較大規模的電力缺口,而福建和安徽則基本處于平衡或是略有富余的狀態。區域旺盛的電力需求帶動2013年區域內火電保持很高的機組利用小時數。
  廣東省存在很大電力缺口使得華南地區電力供不應求,需依靠大規模區外來電,盡管水電輸入及區域經濟放緩擠壓區域內火電機組利用率,但目前整體仍處于較高水平

  受廣東省電力需求旺盛、存在很大的電力缺口影響,華南地區整體電力供不應求,需要依靠大規模的區外電力輸入。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以來大規模水電輸入以及區域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區域內尤其是廣東省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大幅下降,但整體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仍較高。
  華中地區電量供需平衡,但湖北、湖南等水電大省的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偏低導致區域平均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

  華中地區整體電量供需平衡,其中湖北省較為富余的電力彌補了江西、河南等省份的電力缺口。從機組利用小時數看,由于湖北、湖南等省份為水電大省,2012年兩省水電裝機分別占總裝機的62.13%和41.63%,較大規模的水電裝機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兩省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導致區域平均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
  西南地區電力富余,外輸通道暢通,但外輸電力多數為水電,區域內尤其是四川、云南的火電機組主要起調峰保供作用,機組利用小時數易受水電擠壓,區域平均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

  西南地區整體電力富余,2012年區域富余電量高達914.23億千瓦時,其中除重慶存在一定電力供給缺口外,四川、貴州、云南均富余較大規模電量。西南地區富余電力多數外輸至華東、華南,整體外輸通道較為暢通。但值得關注的是,四川、云南為水電大省,外輸電力多數為水電,區域內火電主要起調峰保供作用,其機組利用小時數也受到水電較大程度的擠壓,2013年1~9月四川、云南兩省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分別位列全國第25位和第30位,導致區域平均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
  東北地區區域內電力消納和外輸能力均很弱,區域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很低

  盡管東北地區整體呈現一定供電缺口,但實際上這是由于區域內電力消納和外輸能力均很弱,電力企業發電主動性較差所致,整體看區域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很低。其中,吉林省2013年1~9月機組利用小時數僅為2,453小時,位列全國第29位。
  總體而言,從區域電力供需的角度看,華東、華中、華北、華南發達的區域經濟帶動區域用電量和火電裝機規模均較大,但2012年區域經濟和用電量增速放緩導致區域火電裝機增速隨之放緩,而西北、西南區域經濟體量和用電量規模偏小,但近年來經濟增長較快帶動區域用電量增速和火電裝機增速位居前列,全國整體呈現出電力需求旺盛的地區裝機規模也相對較大,電力需求增長較快的地區裝機增速也相對較快的局面,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但各區域電力供需平衡程度仍出現較大分化。根據前文所述,基本可分為三類:1)電力供不應求地區,包括華東和華南地區。此類地區電力缺口較大使得區域內多數省份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高;2)電力基本平衡地區,包括華北和華中地區。其中,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存在較大電力缺口,但內蒙古、山西較為富余的電力供給能力使得整個華北地區電力供需基本平衡,整體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高。而華中地區雖然整體電力供需平衡,但區域內較大的水電裝機規模一定程度上壓制了火電機組效能的發揮,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3)電力富余地區,包括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對于電力富余地區,需重點關注區域外輸通道的暢通情況和區域內其他電源對火電的擠壓情況。其中西北地區外輸通道順暢且區域內電源結構偏重火電,因此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很高,西南地區雖然外輸通道順暢但區域內電源結構偏重水電,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區域火電機組的利用率,因此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東北地區外輸通道不暢且區域內消納能力很弱,導致區域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在七大區域位列最末。

  綜合以上分析,中債資信認為在區域供需環境方面,西北地區經營環境很好且未來發展潛力較大,華北、華東、華南地區經營環境較好,華中、西南地區經營環境較差,而東北地區經營環境很差。

  二、區域煤炭供應與價格

  區域煤炭方面,中債資信主要關注區域煤炭資源、煤炭運輸方式和線路對區

  域煤炭供應保障的影響,同時煤炭資源的豐富程度、煤炭運輸的便利性和經濟性也直接決定了區域煤炭價格的高低。

  1、區域煤炭資源及運輸

  中國煤炭資源分布與消費區不協調,華北、西北、西南地區煤炭資源豐富,需通過鐵路和水路運輸至華東、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鐵路運力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響煤炭消費地的供應保障能力

  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呈現“北多南少,西多東少”的格局。目前,中國煤炭遠景儲量主要分布在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等地,約占全國的94.4%,探明儲量的80.50%分布在以上四省。

  從各區域煤炭產量看,2012年1~8月全國煤炭產量合計約25.73億噸。其中華北、西北、西南地區合計產量約20億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約80%,區域內煤炭供給相對較為充足,且大量煤炭需外輸至其他地區;盡管華東地區下屬山東和安徽省、華中地區下屬河南和湖南省擁有一定煤炭資源,地區具備一定規模的煤炭產能,但區域電力需求旺盛帶動較大規模的煤炭消耗需求,在區域內煤炭產能基礎上,多數煤炭需求仍需通過外省運輸供給;東北地區為傳統煤炭基地,但隨著老舊煤礦的報廢,短期供給潛力不足,面臨資源枯竭的挑戰,近年來也需從西北、華北地區調入部分煤炭;華南地區煤炭資源極為匱乏,區域煤炭嚴重依賴外輸。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煤炭資源分布與消費區不協調,需通過長距離運輸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形成了中國煤炭“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格局。目前,國內煤炭運輸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鐵路與水運相結合的方式。

  從煤炭運輸通道看,“西煤東運”主要采用鐵路運輸,目前中國鐵路煤炭運輸通道主要有“三西”煤炭外運通道、進出關通道、華東通道等[1],將華北(山西和內蒙古)、西北的煤炭向華北(京津冀)、華東、華中、東北地區輸送;而“北煤南運”則主要采用水路運輸,由北方沿海地區的七個煤炭裝船港,將通過鐵路運輸至東部的煤炭,轉運至華東、華南等東南沿海地區。

  從運力來看,盡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三西”地區鐵路建設規模,但建設步伐短期內難以滿足煤炭產能擴大需求,煤炭運力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未來一段時間“三西”地區煤炭運輸瓶頸仍將持續,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炭主要消費地的供應保障能力。

  2、區域煤炭價格

  煤炭資源豐富的華北、西北、西南地區電煤價格較低;東北地區盡管煤炭供給潛力不足,但其距離煤炭調入地較近,因此整體電煤價格也較低;華南和華東地區煤炭資源匱乏,但以水路為主的運輸方式和部分進口煤的補充使得其電煤價格低于華中地區

  在以上煤炭資源分布及運輸情況基礎上,中債資信對2012年度省、自治區、直轄市火電廠標煤到廠平均價格(含稅)進行梳理,如附件二所示。

  從區域電煤價格水平看,煤炭資源豐富的華北、西北、西南地區電煤價格較低,其中西北地區2012年火電廠電煤到廠平均價格(標煤含稅)僅為538.75元/噸,位列各地區最低水平,受煤價承受能力相對較高的京津冀地區影響,華北地區電煤價格高于西北地區,西南地區尤其是貴州省煤炭資源豐富,但由于省內煤炭開采成本偏高,導致區域電煤價格略高于華北地區;東北地區盡管煤炭供給潛力不足,但其距離主要煤炭調入地內蒙古、山西等地運輸距離較短,加之自身尚有部分煤炭供給能力,因此整體電煤價格也較低;華南和華東地區的沿海地理位置使得其從水路運輸北方港口煤炭的同時,進口部分較為便宜的國外煤炭,主要以印尼煤為主,因此其電煤價格低于華中地區;華中地區煤炭資源一般,地處內陸,距離主要煤炭產地較遠且運輸方式多為相對較貴的鐵路或汽運,因此其電煤價格處于各地區最高水平。整體看,全國呈現出煤炭資源豐富、運輸距離短、運輸方式便捷經濟的區域電煤價格相對較低。
  三、區域上網電價

  中國火電上網電價實行“標桿電價”機制,國家發改委根據不同區域火電企業生產成本、經濟發達程度和對電價的承受能力,確定不同區域火電標桿電價,因此各區域上網電價存在較大差異。中債資信主要關注各區域電價水平、電價調整頻率和幅度。

  煤炭資源相對匱乏且地區電價承受能力強的華南、華中、華東地區電價水平較高,煤炭資源豐富且地區電價承受能力一般的西南、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電價水平相對較低

  在國家發改委2013年9月下調火電標桿電價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執行的火電標桿電價水平見附件三[1]。中債資信根據相關數據整理得出各區域火電平均標桿上網電價,整體看,煤炭資源較為匱乏且經濟發達、電價承受能力較強的地區,電價水平較高,包括華南、華中、華東地區的火電平均標桿上網電價都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華南地區電價水平高達487.33元/千千瓦時,位居各區域第一位;區域內部分或多數省份煤炭資源豐富且電價承受能力一般的地區,電價水平偏低,包括西南、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中西南地區云南及貴州等省、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山西及內蒙古等省、西北地區均為國家煤炭基地,較為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及區域相對較不發達的經濟使得區域電價相對較低。
  電價調整頻率和幅度方面,2012年底,國務院《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規定,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在此意見指導下,國家發改委于2013年9月下調上網電價,除四川、云南、新疆未予調整外,其他省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調,其調整幅度主要取決于區域煤炭價格波動程度。整體看,未來隨著“煤電聯動”機制的深化執行,預計電價調整頻率和幅度將進一步與煤炭市場價格波動情況掛鉤,且2013年9月各區域下調后電價的相對位置基本保持穩定,因此中債資信認為未來各區域電價調整頻率和幅度對區域電價相對水平影響不大。

  四、現階段區域火電經營環境綜合評價

  現階段華南地區上網電價高、區域供需環境較好使得其區域火電經營環境很好;華北、華東、西北地區供需環境較好,同時電煤與電價間較高的盈利空間使得其區域火電經營環境較好;東北、西南地區供需環境較差,盡管電煤成本不高,但整體上網電價偏低,導致區域火電經營環境較差;華中地區煤炭成本很高,加之區域水電對火電供需環境沖擊較大,因此區域火電經營環境很差

  根據前文對區域供需環境、區域煤炭供應及價格、區域火電上網電價的分析,中債資信對現階段區域火電經營環境進行綜合評價。具體評價方式為基于各區域供需環境(采用區域火電2013年1~9月機組利用小時數代表)、各區域標煤發電成本(采用區域火電2012年到廠標煤單價及單位供電煤耗估算得出)、各區域火電標桿上網電價(采用2013年9月下調后電價水平),測算出各區域單位60萬機組正常運營情況下的利潤空間[1],從而得出各區域火電經營環境的優劣。

  [1] 此處均采用中債資信目前可獲取的最新數據,考慮到2013年1~9月電價并未下調,且煤價也較2012年有一定幅度下降,因此測算利潤空間將低于2013年1~9月實際機組盈利水平。但由于測算數據僅用于分析各區域經營環境的相對水平,因此一定的數據偏差對結論基本無影響。
  從測算結果看,盡管華南地區煤炭資源極為匱乏,電煤價格較高,但受益于區域很高的上網電價、較好的區域供需環境,區域火電整體經營環境很好,單位60萬千瓦火電機組可實現的利潤空間位列各區域之首;華北和華東區域供需環境均較好,華北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和較低的煤炭成本使得其利潤空間略高于華東地區,但華東較高的上網電價使其仍保持較好的經營環境;西北地區煤炭資源豐富,煤炭成本很低使得其利潤空間僅次于華北和華東地區;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區域供需環境較差,盡管電煤成本不高,但整體上網電價仍偏低,導致區域火電經營環境較差;華中地區煤炭成本很高,加之區域水電對火電供需環境沖擊較大,因此區域火電經營環境在各區域中表現很差[1]。各區域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單位60萬千瓦火電機組利潤空間估算結果詳見附件四。

  [1] 中債資信在2014年1月發布的《中國火電行業展望》中列示了各區域代表性火電企業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企業業績表現基本與本文分析得出的區域經營環境結論一致。

  五、未來區域火電經營環境變化趨勢

  未來大量區外來電、經濟增速放緩、環保壓力加大將對華南地區、華北地區的北京市、華東地區的上海市火電經營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而國家西部大型煤電基地的逐步建成和外輸通道的進一步完善將使得西北地區火電經營環境進一步提升

  未來,區域煤炭價格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區域煤炭資源的豐富程度、運輸的便利性及經濟性,而短期內各區域煤炭資源稟賦及運輸條件變化可能性不大,預計各區域煤炭供應及價格的相對位置基本保持穩定;區域上網電價仍將由國家發改委核定,考慮到國家發改委調整電價時主要基于“煤電聯動”機制,因此短期內各區域上網電價的相對位置也將基本保持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在區域煤炭價格和上網電價相對水平保持穩定的基礎上,未來區域電力供需環境或將發生一定變化,主要體現在1)目前電力供需環境較好的華南地區、華北地區的北京市、華東地區的上海市,未來受大量區外來電、經濟增速放緩、環保壓力加大的影響,此類地區及直轄市的區內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或將進一步下降,從而對區域整體火電經營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其中,華南地區(主要為廣東省)表現更為明顯,2012年和2013年1~9月機組利用小時數均有較大幅度下降;2)西北地區目前電力供需環境很好,未來隨著國家西部大型煤電基地的逐步建成和外輸通道的進一步完善,該地區尤其是新疆自治區的電力供需環境有望進一步提升,從而提升其區域電力經營環境。

來源: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分析師:李環

  • [責任編輯:Puyunyun]

評論內容

請登錄后評論!   登錄   注冊
請先登錄再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林口县| 那曲县| 榆社县| 浦江县| 石泉县| 同仁县| 遂宁市| 仙居县| 株洲县| 聊城市| 清新县| 延安市| 金平| 安平县| 永新县| 谷城县| 清新县| 卫辉市| 津市市| 茂名市| 安顺市| 新津县| 峨眉山市| 沾益县| 平远县| 三门县| 敖汉旗| 湄潭县| 阜南县| 沽源县| 维西| 定结县| 梁平县| 都昌县| 江山市| 贵德县| 夏津县| 金平| 富顺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