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LME鎳價飆升約50%,達到27個月高點,并明顯跑贏其他所有工業金屬。此輪上漲是受到了供應面事態發展的推動,其中最主要的當屬印尼對于紅土鎳礦石執行了出口禁令(來自印尼的供應在全球占比超過20%),此外還有市場圍繞俄羅斯出口或受制裁感到的擔憂(俄羅斯供應占全球的12%)以及淡水河谷公司VNC鎳業務出現的供應中斷。自年初以來我們一直對鎳價前景持樂觀看法,并于日前將我們的3/6個月價格預測上調至22,000美元/噸,我們認為這一價格是合理的,因為這個價位會顯著刺激菲律賓的鎳產出,而且冶煉廠將轉而使用先前的礦石儲備。
我們認為高爐的使用將在中期內解決供應瓶頸
鑒于印尼政府的目標是在國內興建增值產能,我們認為中長期內的首選解決方案是突破印尼的鎳冶煉產能瓶頸。在當前所有鎳冶煉技術中,我們認為高爐有望在印尼獲得廣泛使用,因為在鎳價處于22,000美元/噸的情況下,高爐項目或在3-6個月時間內即全部收回投資;建設高爐冶煉設備的資本開支較回轉窯礦熱爐(RKEF)及電弧爐(EAF)低2-3倍;高爐的建設周期為12-18個月;倘若中國拆除現有高爐并向印尼出口,那么建設周期還有可能顯著縮短;高爐可以生產滿足印尼出口門檻的含鎳生鐵(鎳含量至少為4%),而且絕大多數印尼的紅土鎳礦適宜煉成含鎳生鐵;高爐可以煉出鎳含量約10%的高品位含鎳生鐵,這在12,000-16,000美元/噸的價位上符合中國不銹鋼生產企業的需求;
其他類型的冶煉產能需要穩定的大型電力供應設施,而印尼在不追加電力基建投資的情況下并不具備這樣的生產條件。
我們的基本看法仍是印尼將獲得大規模的項目興建承諾,預計年底前這些在建項目所受出口禁令將有所放松。盡管我們仍對短期鎳價持樂觀看法,但我們的中期基本預測仍是高價將刺激印尼大舉興建高爐及其他類型的冶煉產能。隨著建設工作啟動,我們認為新一屆印尼政府應該會從國內礦工恢復就業、實現出口收入以及征收潛在出口稅中受益,我們仍假設年底前后事態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