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隨著時代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近些年鑄造企業的發展比較迅速,企業規模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這種利益,卻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基礎之上。因此,打造“綠色鑄造”,追求健康穩定的發展,對于每一個鑄造企業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任務。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一些鑄造企業眼中,環保設備,就如同一塊毫無味道的雞肋,可有可無。造成這種觀念的原因,主要是國家還沒有硬性的規定和政策來要求鑄造企業必須使用環保設備;另外,環保設備的使用,也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被冠以“雞肋”的稱號,不足為怪。缺少環保設備的企業,就像一個只知道胡吃海喝的食客,已經體胖多病,逐漸失去了擁有健康的機會。
隨著環境污染日愈嚴重,就連最貪嘴的食客也會選擇吃一些綠色食物,雖然味道不一定很好,但是長期食用之下,必然會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鑄造企業也同樣如此。隨著環境的“倒逼”,以及國家一系列環保政策和措施的實行,使用環保設備,已經成為了鑄造企業能夠長期健康發展下去的必要選擇。環保,已不再只是一句簡單口號,打造綠色鑄造,已經刻不容緩。
不過,有些鑄造企業,也并不是不想做一個健康的食客,在這些企業眼中,環保設備并不是雞肋,反而是促進企業長期發展的補品。但是,環保設備的成本問題、企業資金的限制、巨大利益的驅使,使得一些鑄造企業明明知道環保設備的重要性,卻始終徘徊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之間,難以取舍。
不得不提的是,在這些鑄造企業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其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卻要國家來為之埋單。有數據統計,每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5000億元;如果對當年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全部進行處理,大概需投資10000億元;每年還需花費治理運行成本約3000億元。以上三個方面的環境污染治理費用和經濟損失合計約為億元,而隨著環境的日益惡化,這個數字很可能還會不斷的增加。觸目驚心的數字,如此嚴重的后果,怎能不讓鑄造企業為之汗顏?
誠然,國家不會一直為這些鑄造行業埋單,只顧自己利益而對環境不管不顧的鑄造企業,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環保方面的政策,也采取了一些嚴格的措施,一些不符合環保標準的鑄造企業被淘汰出局,部分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鑄造企業在這種形勢之下,不得不花費巨大的精力和資金來根治自身企業存在的頑疾。而那些空喊著“環保”卻依然把環保設備視為雞肋一般的鑄造企業,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迫退出鑄造行業的舞臺。如果鑄造企業還不對自己重新審視,對綠色鑄造還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注定難逃衰亡的命運。
鑄造企業,只有重視環保設備的利用,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才能走上飛速發展的康莊大道!環保設備,從來都不是鑄造企業的“雞肋”!
- [責任編輯:Mike.zha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