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北京--中國經濟“上半場”剛剛鳴哨,“下半場”已進行近一個月。
展望中國經濟“下半場”,“穩”與“進”仍是主題詞。穩在運行,進在調整;穩在宏觀,進在微觀;穩在當前,進在長遠。下半年的中國經濟,將在“穩”中保持增長,在“進”中展現活力。
全球經濟疲弱 中國逆市突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7月24日發布報告,將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3.7%下調至3.4%。前一天,該機構宣布將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7%。IMF警告說,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仍然令人擔心,可能在更長時間處于更疲弱狀態。
發達經濟體經濟低迷乏力,新興經濟體增速繼續放緩。世界銀行[微博]報告已將今年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國增長率預測作出下調,烏克蘭政局動蕩等地緣政治風險又平添了不確定性。
“對新興經濟體而言,各國所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各不相同,但要重新回到過去十年更高增長速度并非易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發展研究部主任姜躍春說。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多家投行紛紛上調中國增長預期,匯豐銀行上調中國2014年GDP增速估值0.1個百分點至7.5%,花旗銀行將預期從7.3%上調至7.5%。
剛剛發布的7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2,創下去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微博]稱,中國企業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都比上個月快速增加,就業和價格分項指數亦有改善,預計決策者未來數月將維持寬松立場,以夯實經濟企穩基礎。
從年初的一片唱空到如今的普遍樂觀,國際機構心態的微妙變化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回旋余地。全球經濟周期性調整倒逼中國不斷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轉型升級。經濟學家表示,恰到好處的政策效應和立足長遠的戰略謀劃,無疑將給其帶來源源不斷的新機遇。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說:“中國進行的改革足夠促進經濟增長,如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消除國有企業壟斷、放開私營部門的競爭等。如果中國政府確定的經濟改革得到真正推行,中國經濟將能夠保持相當快速的增長。”
下行壓力持續 全年目標可期
上半年最后一天,新疆額濟納至哈密鐵路全面開工建設。在此前后,總里程3712公里、總投資3273億元的13個鐵路項目陸續開工。今年,中國鐵路建設投資總量達到8000億元,一半以上將在下半年集中釋放。
基礎設施投資之“熱”,凸顯房地產投資之“冷”。今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交易量明顯減少,一些城市房價顯露回落勢頭。
“當前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壓力主要表現為投資增速回落,穩投資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說。
經濟學家林毅夫則指出,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仍然存在很多經濟和社會回報率高的投資機會,包括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環保產業等方面,城鎮化中也蘊含著大量投資機會。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等經濟學家認為,下半年應重點打破投資的單邊擴張,主動消弭房地產及高耗能行業頹勢影響,加快完善投融資體制,有效引導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拆除“玻璃門”,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各個投資領域。
下半年經濟運行另一大壓力來自外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期在天津、寧波、深圳等地進行了一項調查,多數企業反映外貿經營的制約因素仍在增加,出口增長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上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分析認為,外部市場存在一些有利于出口增長的因素。國內來看,人民幣(6.1868, -0.0045, -0.07%)匯率改變長期以來的單邊升值趨勢,物價穩定在較低水平,二者疊加有利于降低外貿綜合成本上升壓力,外貿出口將進入中速增長階段。
“綜合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經濟增長的動力要遠大于下行的壓力,中國經濟有能力、有潛力、有條件保持較快發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
持續穩定發展 改革增添動力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將定向調控打向“靶點”,一舉提出十條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從定向降準到穩定外貿,從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到擴大社會資本開放,上半年一攬子定向調控政策令人印象深刻,其所發揮的成效也得以印證。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評論員姚景源說:“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要看到,中國經濟要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想站穩新的增長平臺,歸根結底還得向改革要動力。”
調控與改革相輔相成。“展望下半年,伴隨各項改革任務展開,全局協調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也可能上升,要進一步跟蹤國民經濟運行動態,使我國宏觀調控更好地體現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功能與效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說。
“如果說經濟增長沒有大礙的話,更應關注改革和轉型能否順利推進。”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提醒說,要警惕部分地區迫于穩增長壓力,為了短時間取得明顯成效,重新回到過去粗放增長的老路上去。這樣可能既帶來資源、環境壓力,也為化解產能過剩增加難度,還可能增加地方債務風險。
“我們現在是在跑馬拉松,比的不是短期爆發力,而是耐力和協調性,是百折不撓的意志。”潘建成說。
下半年,多項經濟體制改革令人期待,包括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關改革、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健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體制等。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指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在穩增長中提高質量和效益,提高改革和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推動產業向中高端升級,實現進中求好。(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Mike.zha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