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將稀土鐵合金產品納入政策監管。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我國稀土出口政策進一步收緊。
據中國證券報5月20日報道,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布公告稱,5月20日起,將稀土鐵合金納入稀土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此舉意味著稀土鐵合金產品將被納入政策監管。
稀土出口監管趨嚴
根據公告,自2011年5月20日起,將海關商品編號為7202999100“其他按重量計稀土元素總含量>10%的鐵合金”納入稀土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
業內人士指出,海關第一次針對稀土鐵合金單列稅號,并將稀土鐵合金納入許可證管理,表明我國稀土出口政策進一步收緊。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稀土屬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且開采和加工過程對環境的破壞十分嚴重。基于保護環境和可用盡資源的需要,中國政府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各個環節均實施了管理措施。其中,對稀土初級產品實施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鏑鐵合金、鋱鐵合金等稀土合金產品中,稀土含量較高,將其納入稀土管理整體框架加以有效管理,有利于密切配合稀土綜合管理政策的實施,使可用盡資源和環境得到更有效的保護。中國將依據國際規則,對稀土生產、加工和出口實施有效管理,保持稀土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國際稀土市場穩定作出貢獻。
遏制稀土夾帶出境
稀土鐵合金是稀土元素跟鐵元素的結合物,此前因為不受出口配額限制而日漸成為稀土走私的“新寵”。稀土合金因用途不一樣,稀土元素的含量也不同。其中,鏑鐵、釓鐵均為釹鐵硼的添加物,稀土元素純度較高。自國家減少稀土配額后,越來越多的外資加大了在稀土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投資設廠的力度。
在2011年初召開的國務院工作會議上,中國稀土學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鋼協等機構代表就外資公司收購中國稀土加工企業進行調研發現,外資收購中國稀土加工企業目的在于,借此獲得較便宜的中國境內稀土采購價和較寬松的購買配額,并將這些低價收購的稀土利用國家鼓勵出口的鋼鐵合金及其他賤金屬合金等為載體夾帶走私出中國國境,這些低端的稀土合金出境后進行提純加工,就能取得十幾倍的收益。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利用鋼鐵合金將稀土夾帶出境。中國五礦化工商會相關人士此前表示,通常情況下的確有一種鋼鐵合金中是應該添加稀土的,但添加比例應在20%至30%之間。而那些為了將稀土原料變相走私出中國領土的企業,往往選擇將稀土的添加量提高,且這一比率有時會被提到70%至80%。提高添加比例后得到的所謂鋼鐵合金,其實已經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鋼鐵合金,學術上定義含稀土超過70%的鋼鐵合金其實應該被稱為鏑鐵更貼切,其工業價值和經濟價值也早已超過普通鋼鐵合金。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