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交通銀行首席風險官楊東平在2014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該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仍集中于華東的鋼貿行業,預計問題鋼貿貸款還需要時間消化。
“到年內甚至明年上半年,不良貸款可能還會繼續小幅波動甚至上升,但資產質量總體可控。”楊東平表示。
根據交通銀行業績報告,期末集團口徑不良貸款余額387.5億元,較年初增加44億元;不良貸款率1.13%,較年初增加0.08個百分點。由于加大了核銷力度、加快處置不良貸款,交行期末的撥備覆蓋率為204.16%,較年初的213.65%明顯下降。
該行在業績報告中分析,上半年資產質量變化受鋼貿業務和民營中小企業風險擴散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的零售業務,帶有較為鮮明的區域和行業特色。上半年,交行已經累計壓降鋼貿風險貸款21億元。
交行分析,這一情況是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引發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民營中小企業抗沖擊能力弱的一個縮影,并非全局性、系統性問題剔除鋼貿因素,該行資產質量總體平穩,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等領域的風險管控基本達成預期。
楊東平提到,交通銀行判斷,大環境正處于底部修復期,企業經營有一些困難。特別是一些企業自身存在經營管理不善的問題,主業盈利后向不熟悉的領域擴張,加上民間借貸、民間擔保,對企業產生了負面作用。
楊東平表示,針對不良增加的問題,該行正采取更嚴厲的信貸管理的措施,在貸款期限、貸款管理上趨于更加審慎嚴格,而不是寬松。
2014年上半年,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367.73億元,同比增長5.59%。截至報告期末,交行資產總額達人民幣62,839.36億元,較年初增長5.42%。
交通銀行行長彭純表示,在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結構調整分化的背景下,管理層認為這一業績表現“增速放緩,緩中去穩,穩中向好”。銀行業凈利潤增幅基本上進入了一位數時代,也回歸了常態。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