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鐵你腫么了?”連云港信厚貿易有限公司崔美女的俏皮微信可能代表了不少硅鐵業者的疑問。微信顯示的是鄭商所硅鐵期貨10月最后一天15:01日線圖表,清晰地記錄了1501合約的兩個數值:收盤5428以及最低5368。
11月1日,筆者一邊遙想著北京地區10月出現的第四次霧霾何時散去,一邊整理鐵合金的有關數據,2010年10月曾經出現過的近10000元高峰以及2009年3月曾經出現過的近5000元低谷,雙雙映入眼簾,對比太過強烈。五年過去了,硅鐵價格上漲后又回到了曾經的原點。在中國夢這股新風勁吹的新常態里,中國市場的硅鐵還有漲價的夢想嗎?
一、經濟降速新常態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前三個季度中國GDP增速分別為7.4%、7.5%和7.3%,或許與市場感受的差距較大,不少學者都提出了疑問。不管怎樣說法,數據本身已經說明中國經濟步入了低速增長的新階段,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成為了新常態。
“不刺激、調結構、促轉型”的率性張揚說法已經在今年中后期悄然轉換為“微刺激、穩經濟”等更新說辭,力度空前的項目審批開工以及羞答答的降準降息措施,似乎都無法扭轉經濟趨弱的總態勢。債務總額占GDP比重飆升超過251%的嚴酷現實,正在影響方方面面,民間借貸、信用擔保、礦石貿易等行業已經產生了連環欠債與追債等不良效應。實業虧損擴大、資金遠離實業的新現實,或許意味著新常態包含經濟實際增速進一步降低的新含義。
二、房地產復蘇艱難
在過去一邊高喊調控一邊推高房價的系列吊詭政策之后,人們對多如牛毛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麻木,缺乏理性而隨意出臺政策的后果已經顯現。在存量住房供過于求、人口紅利消失的新常態里,房地產業已經難以再度充當政府的隨意提款機,也無法繼續成為經濟的便捷調控器。
9月30日突然出臺的房貸全面松綁政策并無多少積極反響,筆者曾在10月8日發表的《鎳礦變局推動鎳鐵產業提前入冬》一文中已對扭扭捏捏的房貸政策效應做過分析,并無樂觀預期。經濟下行的形勢不同尋常,促使房地產業復蘇被再度撿回成為政策調控的著力點。10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正式將“穩定住房消費”列為重點推進六大消費領域的第三位。
即便如此,在經濟預期趨弱的大環境里,無端裹挾在房屋買賣上的過多稅費無疑將非必要的購買需求徹底攔阻。在“房產稅”等利劍高懸的陰影下,如果沒有降稅減費等配套措施,房地產的冬天恐怕還沒有正式開始。房地產投資占重要比例的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在1-9月的累計增速已經下降至16.1%,比1-8月的16.5%下降0.4個百分點,未來恐怕還會下降。
三、鋼鐵產業大洗牌
自2012年有鋼鐵企業轉向“養豬”開始,中國鋼鐵產業量增價漲的春天就已經正式結束。2014年的鋼材價格已經比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高點跌去一大半,甚至比2009年的價格還低。進入2013年以后,資金緊張、品種單一、環保落后的鋼鐵企業已經不由自主地進入了“虧損也不敢停產”的怪圈。海鑫鋼鐵、川威鋼鐵等被迫停產乃至破產的消息逐漸增多,資金鏈斷裂以及環保新法發威導致的停產與破產現象還會蔓延。鋼鐵產業的量增時代已經漸行漸遠,鋼鐵企業的洗牌階段正在越來越近。無論統計數據有多少說法來證明鋼鐵產量的增長,中國鋼鐵產業的真實產量難見新高。與之相反,中國廢鋼資源的增量態勢正在凸顯。
四、硅鐵出口難再開
中國硅鐵出口曾在2007年創造出154萬噸的歷史高峰,旋即被匆忙失措的出口限制政策逼入了絕境。2009年僅出口44萬噸,2012年再減少到31萬噸,不足2007年出口量的零頭。筆者曾經發表過《關稅阻礙塞外硅鐵夢回江南》等系列文章,感嘆過時的25%高額關稅政策阻礙了硅鐵價格的回升以及硅鐵產業的發展。
蒼茫大地賦予的優質硅石是不少地方的致富機會,甚至是唯一的資源致富機會。僵化不變的出口限制政策卻硬生生地讓這些偏遠的硅石產地錯過歷史發展進程給予的瞬間致富機緣。出口大門被徹底堵死的同時,出口走私的現象并未根除。為何不能像金屬鎂、電解錳等產品那樣調整政策?實在無法理解政策制定者的用意何在。筆者也曾在行業會議上請教過政府高官,始終不得要領。
五、硅鐵產量難突破
出口限制政策減少了100萬噸左右產量的出路,中國硅鐵消費量將長期徘徊在550萬噸水平線。近幾年來,在“淘汰落后、節能減排”等系列非理性過度干預政策的影響下,硅鐵產能不僅沒有因為淘汰小爐型而有所減少,反而因為更換新型大設備而大幅增加。
所有新增產能都面臨投產的沖動。更新設備已經推動2013年的全國硅鐵產量上升到近600萬噸,比2012年增加約120萬噸,直接引發了2014年的市場價格出現跳躍式雪崩,由此也導致了2014年春季的大范圍減停產。在信用崩潰、資金壓力增大的新常態里,現金流直接關系到企業運轉乃至生死,中國硅鐵產業面臨增產難有銷路、減產難有動力的雙重壓力,產量面臨上下皆難突破的囚籠困局。
六、硅鐵價格無夢想
因為出口限制而不得不面對的封閉市場環境里,產量與價格的關系無疑只會反向運行。筆者曾分別在2013年11月21日的成都鐵合金年會與2014年5月17日的銀川硅鐵與金屬鎂會議上,兩次都預測過硅鐵價格上漲200元/噸。為了會議氣氛,不忍驚醒持續漲價的美夢,兩次都沒有預測上漲后會跌落多少。河北鋼鐵的75B硅鐵采購價格在2013年12月從6600元上漲到6800元/噸,進入2014年以后一路下跌,直到5月的5850元/噸,跌幅高達930元/噸。6月又開始回升,9月上漲到6030元后停滯不前,11月再度回落至5960元/噸。
經過多年變遷,硅鐵主產地已經集中在電力、硅石、蘭炭等資源豐富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西部等西北塞外,生產不受季節等因素的影響,也遠離北京等備受矚目的明星城市,更不會被牽扯到華北地區的霧霾原因說辭。價格的漲跌主要只受產量的影響,反之亦然。
自2013年12月突漲200元后激發了硅鐵產量的大增長,由此導致2014年5月跌至近四年來的新低,并引發了大面積的自發性減停產。當庫存陸續消化后,價格又開始緩慢回升,直到9月已大致累計回升了200元/噸。價格回升也刺激了復產熱情,產量回升再次壓制了價格繼續上行的腳步。
當APEC會議臨近時,北京周邊的鋼鐵等冶煉企業面臨減、停產的巨大壓力,連遠在南邊500公里以外的河南省安陽地區都受到波及。鋼廠趁機強勢壓價70元/噸,徹底終結了硅鐵的漲價夢想。如果硅鐵生產繼續保持現有態勢,穩價的夢想也可能成為泡影,12月的價格恐怕還會再度下行。
七、產業競爭更慘烈
硅鐵產業經歷過近5年的洗禮,生產能力與生產技術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性高峰,不少小型生產企業已經在上一輪洗禮中倒下或轉行,剩下的生產廠家都是抗風險能力強的中大型企業或集團。在相對高水平的競爭對手集群中,任何一家要取得完勝都不會一帆風順。
在電力系統破除壟斷以及電價下降等呼聲日漸高漲的新形勢下,硅鐵的主要成本電價將有可能再降低,降低電價將把硅鐵價格上漲的成本剛性摧毀。不管電價最終能否降低或何時才能降低,硅鐵的供大于求格局暫時很難打破。
產能利用率低是硅鐵產業的嚴酷現實,生產企業都不得不努力爭取相對有利的行業位置優勢,新的價格競爭不可避免。盡管有行業自律性組織進行分析或呼吁,畢竟生存與盈利或者獲取投資回報的現實壓力太大,任何企業都無法遲疑投入到競爭行列的節奏。
不難想象,硅鐵價格戰還將繼續深化,硅鐵產業的競爭還會更加慘烈。盡管猛烈的通貨膨脹已經大幅推高了硅鐵生產及運輸等各項成本,在新一輪的產業競爭中,2009年的河北鋼鐵月均采購價格5612.5元/噸或將再度成為未來的時段性價格水平線。
八、霧霾終結漲價夢
中國過去10多年的高速發展之路最終也沒有破解“先污染、后治理”的陳舊魔咒,北京周邊的霧霾雖然備受關注,全國范圍的霧霾也不容忽視。在建設成就已經巨大的新時期里,新鮮空氣、潔凈水源等生態文明的呼喚更加強烈,很難想象再度掀起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瘋狂建設浪潮。
環顧左右,肆虐中國1/4國土面積的霧霾,既遮住了粗放發展的視線,也嗆傷了高喊口號的喉嚨,把貪婪與荒謬或逼回室內思考,或逼向遠方游蕩。近6億人受到霧霾帶來的健康威脅,一場又一場的綿延霧霾必將喚醒理性的聲音,中國土地上再也經不起混亂的折騰。
無可否認,中國已經開啟了霧霾治理的漫長艱辛歷程,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即便未來會推行一些減費減負措施來促進消費投資,以及不得不出臺降準降息等系列刺激政策來穩定經濟增長,中國的建設發展思路與方式正在全面趨向理性。
市場形勢已經改變,產業格局已經轉向。鋼鐵行業正迎來量減質升的洗牌重生,硅鐵產業也將跟隨經歷優勝劣汰的慘烈競爭過程。硅鐵行業的價格戰無法避免,硅鐵市場的漲價夢已被終結。觀察未來幾個月的市場動向,或許前兩個月出現的平淡漲幅也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難以逾越的價格高峰。(供稿人:李強)
- [責任編輯:Phillip.F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