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公司2014財年上半年(2014年7-12月)實現銷售收入299億美元,同比下滑11.92%;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同比減少12.25%至144.94億美元;凈利潤42.65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7.39%。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麥安哲(AndrewMackenzie)表示,盡管必和必拓主營的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的六個月經歷大幅下跌,但公司依然保持健康的盈利水平,可支配現金流實現增長,資產負債表也得到加強,這主要得益于卓有成效的公司經營戰略,以及公司多元化的資產組合和高效的生產運營流程。通過可持續地提高生產效率,上半財年必和必拓將其西澳鐵礦石單位生產成本降低29%至20美元/噸左右,昆士蘭州煤礦單位生產成本降低15%,從而使公司當期息稅前利潤(EBIT)率達到31.8%,鐵礦石業務在市場價格呈現結構性下跌時仍實現49%的當期EBIT率。
上半財年,必和必拓鐵礦石業務銷售收入84.18億美元,同比下滑23.42%;EBIT為42億美元,同比減少35.27%。必和必拓鐵礦石業務利潤(以EBIT計)在其總利潤額中的份額降至47.6%。必和必拓上半財年鐵礦石產量達到1.13億噸,同比增長15.52%,創歷史新高。
必和必拓稱,上半財年其凈負債已降至249億美元(資產負債比22.4%)。此外,該公司于近期再次獲得A+級信用評級。上半財年,必和必拓資本及勘探支出減少23%至63.82億美元,并計劃將2014財年全年資本及勘探支出下調至126億美元,2015財年進一步降至108億美元。受益于生產效率提升和資本支出降低,上半財年必和必拓實現經營凈現金流104.23億美元。必和必拓因效率提升所帶來的收益增速超出預期目標,達到24億美元,預計2017財年結束前其生產效率提升所帶來的效益將突破40億美元。
麥安哲表示,雖然有部分高成本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特別是成本偏高的中國鐵礦石生產企業),但國際市場低成本鐵礦石依然供過于求,因此鐵礦石價格仍面臨下跌壓力。隨著供應成本的下降,當前鐵礦石價格“更多地反映了中期市場基本面”。目前鐵礦石價格在每噸62美元左右,這足以維持國際四大鐵礦石巨頭處于盈利狀態,但對于小型礦商來說這幾乎是盈虧平衡的價格。
盡管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分析機構將礦價下跌歸咎于澳大利亞增加鐵礦石產量和出口量,但麥安哲依然為其增產策略進行辯解。他表示,只有將資本投入到生產效率最高且成本最低的產能,才能以合理低價可持續地向國際市場供應煉鋼原料等大宗商品,并將對環境的損害降至最低程度。澳大利亞高效產能減產,只會造成該國鐵礦石出口量和出口額下降,并不能阻止巴西等其他國家增產,因此仍可能引發供應和貿易的不平衡。麥安哲堅持認為,必和必拓增產有助于提高公司營業收入和納稅額,有助于增加就業,并有助于提升研發支出以促進采礦行業技術進步,這些都對澳大利亞有利。
必和必拓計劃將2014財年鐵礦石產量由上一財年的2.04億噸提升至2.45億噸,并在2016財年進一步增至2.9億噸。其競爭對手力拓集團也計劃將本財年鐵礦石產量由上一財年的2.954億噸提高至3.3億噸;FMG則維持鐵礦石產量和銷量目標不變。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