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工作任務,其中“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首當其沖。會議強調指出,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宏觀調控,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所以,根據國家“供給側結構調整、化解產能過剩“的方針政策,由中西部硅鐵主產區主要企業牽頭,各地鐵合金協會配合組織,近期召開了硅鐵行業座談會,絕大多數在產企業參加了會議。
2015年,面對產能嚴重過剩,硅鐵價格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加之同行惡性競爭和需求放緩的市場環境,硅鐵全行業由過去的微虧進入巨虧時代。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行業虧損高達20億元以上。2014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主流鋼廠硅鐵招標價降幅達2700元/噸以上,導致行業虧損嚴重,部分企業虧損高達1000元/噸以上。參會企業紛紛表示,市場如此下去,大部分在產企業將停產在即。因硅鐵價格下降的幅度遠遠大于成本下降的幅度,即使價格上漲到5000元/噸(出廠含稅)以上,也難以彌補每噸千元以上的虧損,也難以讓90%以上的企業擺脫虧損的命運。雖然一些地方政府為保經濟增長而實施電價優惠與補貼政策,但最終卻成為了終端市場降價的理由,一步一步將硅鐵企業帶入死亡禁區。部分地區硅鐵企業因虧損嚴重,資金鏈出現問題,無法繳納電費被供電局強行拉閘。
針對硅鐵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多且分散,產業集中度低;裝備水平落后,自動化水平低;工藝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高、消耗高;產品結構檔次低,高附加值產品少;專業技術人才缺乏;二次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等問題,與會企業圍繞“去產能、技術提升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主題,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討論和深入研究,擬成立技術服務公司,主要負責行業去產能及技術提升等相關工作,進一步促進硅鐵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通過技術服務公司,與國家及地方政府建立高效的溝通互動機制,重點開展工作:
1、嚴格控制行業準入,淘汰落后產能,維護硅鐵市場供需平衡。
2、合理降低出口關稅,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并加大打擊硅鐵走私力度,減少國家損失。
3、規范行業不正當競爭,形成良性互動的供需關系,為下游提供穩定的供應和優質的服務。
4、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限產、淘汰落后產能,實現去產能;遵循國家產業發展政策,促進中西部地區規模整合,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步伐。
如何更好的促進硅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打造國內外最具競爭力的硅鐵產業和形成特色化發展之路,從供給側進行調整實現去產能化是必經之路,這不僅需要企業自身努力、行業自律,更需要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6年,硅鐵行業去產能化在路上!(客戶供稿)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