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陜西鎂產業整體情況
陜西省金屬鎂生產起始于2003年的府谷縣,從2005年起,陜西省鎂工業憑借獨特的區域優勢、資源優勢,使原鎂產量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并且從2012年起,陜西省鎂產量連續3年穩居全國區域產量第一,并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勢頭,受到業界矚目。其獨特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模式奠定其在業界的領先地位。2012年5月,由陜西省府谷縣金屬鎂生產企業獨創的蘭炭尾氣作為燃料冶煉金屬鎂的具有府谷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模式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并于2012年榮獲國際鎂協年度全球環保責任獎。這是該獎設立70年以來,第一次由中國單位獲得。
(二)府谷特色的鎂循環經濟產業鏈介紹
循環經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著力點和主要載體,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根據“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減量化優先”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綠色經濟增長模式。對循環經濟來說“可回用、可循環、可回收、可再生”。
府谷涉鎂企業利用原煤生產蘭炭、煤焦油和煤氣,蘭炭用于生產硅鐵和電石,硅鐵用作生產金屬鎂的還原劑,煤氣用作冶煉金屬鎂的燃料或者發電,鎂渣等工業廢料生產免燒磚、水泥等建筑材料。在這個產業鏈中,金屬鎂生產與上下游生產線緊密銜接,形成高度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發展模式。不僅實現了廢氣回收,也節約了每噸原鎂2000元左右的燃料成本。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