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黑龍江省穆棱市楊火木溝石墨礦普查,探礦權人為穆棱市慧全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探礦區面積為26.22平方公里。
礦區位于穆棱市(市政府所在地八面通鎮)北西26公里。距八面通至林口公路7公里,有鄉間簡易公路相通。 工作區地處肯特阿嶺南坡,地形相對較平坦。海拔最高為532米,最低為330米,一般高差在150米左右,楊火木溝屬穆棱河的二級支流。
本區石墨礦為“雞西式”沉積變質含釩(鈣釩榴石)晶質石墨礦床類型。分布于黑龍江省東部早前寒武紀古老的結晶基礎麻山群(K-Ar法同位素年齡值2539Ma)變質雜巖——混合巖田的石墨地層巖系中,石墨巖系與區域變質巖系均以大面積的混合巖(以石榴黑云均質混合巖為主)中的地層殘留體產出,其變質程度最高達到麻粒巖相,一般為角閃巖相。
石墨巖系于麻山群構成工業礦床的成礦帶,由北向南,以次分為北、中、南三帶,北帶以柳毛礦區為代表,中帶以西麻山、土頂子等礦區為代表,南帶以光義、寨山、楊火木溝等礦區為代表。相比之下,楊火木溝石墨礦更具有“近、富、淺、易”的明顯資源優勢,具體如次:
“近”——礦區交通方便。
“富”——石墨固定碳品位及V2O5品位(固定碳11--19.15%占85%,V2O50.32%),共同構成含釩石墨礦的特殊工業類型。
“淺”——礦床出露于地表,分布為正地形,有利傍山露采,預估其剝采比<0.5:1。
“易”——石墨為易選礦石,其洗浮選尾礦經重磁選二次富集鈣釩榴石,進入濕法冶金提釩后,選擇單質釩方案及生產釩鐵方案。
本工作區塊面積26.22km2,其中混合巖田中殘留地層一含石墨巖系,即麻山群柳毛組余慶段(Ar2y)含石墨變質地層分布面積達10 km2,其分布呈NEE——SWW的層帶狀,通過對該區部分區域1:1萬激電中梯測量等地球物理探礦工作,共圈定石墨評價區塊三處(編號為Ⅰ、Ⅱ、Ⅲ)。
其中Ⅰ區經探槽揭露、激電中梯、激電測深和開展鉆探工作,共發現5條石墨礦體,初步查明了礦體的賦存地質條件。依據物探2區圈出兩個異常帶,1號異常帶走向范圍在1km以上,本次工作針對1號異常帶以東石墨礦體以200m線距在2條勘探線施工槽探控制,大致確定了礦體規模、產狀、形態及礦物質組成,通過槽探工作共驗證出3個主要礦體,由于僅2條勘查線槽探工程控制,其它勘查線進行異常驗證與臨近采坑對比發現,2區石墨礦體大部分范圍覆蓋層較厚,含礦基巖層在5m以上,槽探工程不能滿足勘查需要。故本普查階段只對2區Ⅰ、Ⅱ、Ⅲ號石墨礦體進行了資源量估算。
通過本次普查工作估算1區石墨礦體資源量.總資源量礦石量為805.31萬噸,礦物量(固定碳) 105.19萬噸.平均品位13.06%。礦床平均固定碳含量Ⅰ級品11~19.15%,占總體85%,Ⅱ級品4.15~6.16%,占總體15%。本礦區為大型石墨礦床.
2號區施工了槽探、物探電法,依據勘查工作,估算石墨資源量、礦物量是1號區的5倍左右。可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工作區。
通過地質簡測工作發現3號區,含石墨的礦石為石墨片巖型礦石,品位較高。
2013年針對1區本次圈定的Ⅲ號礦體進行采樣復檢工作,復檢樣品15件,固定碳平均品位為18.46%,15件樣品付樣送至“國土資源部長沙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開展V2O5品位測試工作,其平均品位為0.32%,V2O5的含量是柳毛石墨礦的2倍。
通過開展系統的地質普查工作,依據楊火木溝石墨礦礦石類型、化學組成、結構構造等特征,初步認為楊火木溝石墨普查為特大型石墨礦床,風化礦石質量較好,開采枝術條件較好。目前僅僅完成了2平方公里石墨區的勘探工作,該礦床前景廣闊。
勘查地質工作由黑龍江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完成,資料、證件齊全。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