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重組將采取“留債+可轉債+有條件債轉股”的模式,逐步消減這家大型央企目前的巨額債務。
中鋼集團的債轉股事宜終于落定,由此成為此輪中國企業債轉股大潮中的首家中央企業。
中國銀行官網12月9日發布公告稱,中鋼集團債務重組簽約儀式當天在中國銀行總行大廈舉行。
在簽約儀式上,六家債委會主席行與中鋼集團正式簽署了《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及下屬公司與金融債權人債務重組框架協議》。除中國銀行外,中鋼集團債委會主席行還包括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銀行、進出口銀行和浦東發展銀行五家。
由于此前多年的大手筆并購擴張,中鋼集團累積了巨額債務。該公司并未通過公開渠道披露當前的債務情況,2013年末,中鋼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3.87%,總負債為1033.5億元。
中鋼集團高額負債所帶來的危機在去年徹底爆發。2015年11月起,中鋼集團旗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的“10中鋼債”多次調整回售登記期,并借此延期支付這筆20億元債券的利息。
由于債轉股政策的出臺,這家大型央企的債務問題才迎來轉機。今年9月末,國務院正式批準了中鋼集團的債務重組方案。
中國銀行的上述公告披露,中鋼集團的整體重組方案包括債務重組和業務重組方案兩部分,共涉及44家金融機構。其中,債務重組方案將采取“留債+可轉債+有條件債轉股”的模式。中國銀行稱,在框架協議簽署后,重組方案的落地實施工作將隨即開展。
在債務重組的第一階段,中鋼集團和債權方將對本息總額600多億元的債權進行整體重組,并分為留債和可轉債兩部分。
可轉債部分由中鋼集團成立新的控股平臺向金融債權人發行,用于置換債權人非留債部分所對應的債權。在債務重組的第二階段,可轉債持有人將在相關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逐步行使轉股權。
中鋼集團還將配合債務重組方案形成業務重組方案。在中國銀行的公告中,將其表述為“業務有保有壓,產業有進有退,重點發展其優勢業務及產業。”中鋼集團目前擁有65家二級單位,業務涵蓋冶金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工程科技和設備制造等多個領域。
在上述方案提及的業務重組方面,中鋼集團已有所動作。12月2日,中鋼集團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了所持有的吉林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的所有股權。這兩家鐵合金企業在過去數年持續虧損,已資不抵債。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