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鎂產業對于重慶制造業來說,并不陌生。重慶目前有3家較大規模的鎂產業公司:重慶鎂業、博奧鎂鋁、盛鎂鎂業。而三家企業的創建都與曹建勇有關,他是重慶鎂產業化的推動者和踐行者。
從2000年涉足鎂產業,到2002年推動摩托車商用,再到之后全面用于電動工具、汽車零部件產業化,曹建勇的辦公室除了鎂合金的汽車儀表盤、方向盤、電腦筆記本、軍工產品,還有生物醫用鎂骨釘、保健用的鎂水杯。
2002年,重慶第一臺鎂合金摩托車下線的消息曾轟動一時,而此后十多年里,這個產業卻逐漸淡出媒體視野。曹建勇和重慶鎂合金產業一路走來,并不簡單。
摩幫崛起帶來的產業機遇
曹建勇最早被重慶商界認識時,他還是隆鑫集團總裁助理。
在2000年之前,中國更多的是將金屬鎂出口,出口量一度占據世界貿易額的70%。而在國內,由于擔心這種材料容易燃燒和爆炸,很少用于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既然鎂加工有技術風險,那么歐美發達國家為何又要大量進口金屬鎂?中國材料專家開始跟蹤鎂材料在國際上的最新運用,得出的結論是國外已經在汽車領域大量使用鎂合金零部件。
1999年,以中國材料學界泰斗師昌緒為首的五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書,建議加快推動鎂合金產業化工程。2000年3月,科技部正式啟動鎂合金開發應用前期戰略研究,隨后鎂合金技術被列入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和“863計劃”項目。
重慶不產鎂,而且在鎂合金加工方面幾乎是空白,但此時的重慶卻擁有一個突如其來的機遇——摩幫的崛起。
2000年,重慶摩幫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代:彼時國內市場利潤豐厚,海外市場全面打開,各個企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財富,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找到新概念,來獲得最大的市場收益。
擅長金融證券的曹建勇此時在隆鑫擔任總裁助理,鎂合金產業描繪的前景給了他足夠的題材空間。隆鑫很快投資了重慶鎂業公司,曹建勇擔任總經理。
2001年4月,國內第一臺全“鎂”概念摩托車在隆鑫研制成功,12個零部件使用鎂合金的結果是整車重量減輕了6公斤。2002年,隆鑫鎂合金摩托車正式上市,新概念果然不負眾望,單臺車比一般摩托車硬生生多賣了200元。
當面粉貴過面包時
2006年,曹建勇離開隆鑫,創辦了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隨后,他與全球最大的鎂合金加工企業加拿大馬瑞丁公司完成合資,開始向鎂合金加工的更高層次邁進。
當工廠的生產逐漸步入正軌時,2008年金融海嘯席卷全球,金屬鎂的價格出現巨幅波動。曹建勇清楚地記得,在很短時間里,鎂的價格從每噸1.5萬元暴漲到3.8萬元,而鎂加工成產品后,折算成重量,每噸價格才3萬元。面粉貴過面包的情況讓曹建勇陷入絕境。
加拿大公司被美國通用收購,博奧鎂鋁最終通過引入風投才度過這次危機。當然,能引入風投基金,根本上還是因為曹建勇的鎂合金產品已經從摩托車配件向汽車產業全面升級。
鋼鐵的密度是7.9,鋁的密度是2.7,而鎂僅為1.7,雖然不是越輕的材料一定越好,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在汽車某些部件上,輕便的材料能直接降低油耗。北美和歐洲的汽車商已將單輛轎車使用鎂合金零件的數量作為衡量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
此后幾年,博奧的鎂合金中控臺、儀表盤以及方向盤進入沃爾沃、福特、奔馳、寶馬等世界名車的全球配套體系,其生產的鎂合金汽車方向盤已占據了中國帶安全氣囊轎車30%的市場份額。
從摩托車零部件到電動工具零部件,再到汽車零部件,去年博奧的產值已經達到2.5億元,今年有望突破3.5億元。
將鎂合金運用于日常生活
鎂合金在工業領域廣泛使用的同時,民用領域的運用剛剛開啟。
重慶博奧與重慶科學技術研究院、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資成立了重慶盛鎂鎂業。在2015年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盛鎂鎂業獲得了重慶賽區一等獎。
盛鎂獲獎的項目是將鎂合金用于生產生物醫療產品。目前全球骨科臨床手術使用的內固定材料主要由不銹鋼、鈦合金等構成。這些材料在人體內不可降解,病人術后還需進行二次手術,而用鎂合金取代不銹鋼、鈦合金,則可避免第二次開刀。另外,鎂合金密度接近人體骨骼,且能被人體吸收,其釋放出的鎂離子還可促進骨骼生長、愈合。
2015年,盛鎂鎂業與沈陽骨科醫院開展了鎂合金材料植入人體可行性方案制訂,并結合金屬3D打印技術,試制出適用于人體的骨爪、骨釘、骨板等醫用鎂合金材料樣品。
來源: 重慶晨報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