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印度尼西亞當地依托資源優勢吸引了大批外商興建投資,不銹鋼企業,冶煉加工企業在當地拔地而起,一是根據印尼國家規劃基礎設施,基建投資的加大對鋼鐵類制品的需求提升,一是依靠當地資源優勢為企業減少成本壓力,一是自2014年禁止礦產品出口到三年后恢復出口可以看出當地對商業與經濟的信心,作為全球大宗商品生產國和出口國,2017年印尼經濟改善離不開投資和出口的貢獻,在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政策下,促進了貿易,投資和產能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國鐵合金網響應局勢,將于2018年3月14-16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召開第五屆亞太鋼鐵和鐵合金國際會議,此次會議涵蓋印尼電力,煤炭,紅土鎳礦,鋁土礦產業現狀發展介紹。
此次會議得到印尼國家鋁業集團(INALUM)大力贊助,同時集團總裁會做關于印尼鋁資源和冶煉發展前景報告,印尼近兩年對中國金屬硅進口量呈現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2017年前11月印尼從中國進口金屬硅量達到16,227噸,同比增長37%,需求量的提升加大了市場競爭,競爭之下如何把握市場贏得機遇,來參加我們的會議吧。
2017年中國金屬硅產業十大事件盤點
伴隨中國硅產業走了一年又一年,2017年硅業的點點滴滴印在心間,以下為本站對2017年硅業重大事件的匯總:
1. 2017硅產業市場綜述
2017年上半年金屬硅價格小幅波動,下半年后價格異軍突起,8月份金屬硅呈現暴漲模式,8月份金屬硅553#價格從11000元/噸增至9月初價格14300元/噸,大幅度增長3300元/噸,其中價格大幅增長受原材料端電極價格暴漲,環保檢查等因素影響,進入9月份后硅價回落小幅波動至年底,南方枯水期至停產停爐供應減弱,價格回升。
2. 合盛硅業(603260):上市開盤大漲44.01%+鄯善工廠投產
合盛硅業(603260)于10月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工業硅生產企業,鄯善(一期)40萬噸工業硅項目新建33000KVA大型爐,2017年11月份陸續部分已經投產。合盛硅業擁有完整的煤電硅一體化產業鏈,從原料到下游有機硅完整閉合產業循環鏈。
3. 中歐班列“永昌硅業號”開赴歐洲
4月11日,36個載滿金屬硅的貨柜從昆明裝載始發,通過中歐班列(昆明—鹿特丹)“永昌硅業號”運往荷蘭鹿特丹,通過中歐班列運輸金屬硅,運輸時間較海運60天縮短為20天左右。
4. 金屬硅出口保持強勁增長
2017年1-11月份,我國工業硅出口量共計718,98.161噸,同比上升23.99%.
5. 硅業下游應用大幅增長
2017年我國多晶硅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4.7%;硅片產量87GW,同比增長34.3%;電池片產量68GW,同比增長33.3%;組件產量76GW,同比增長31.7%。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保持全球首位。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超53GW,同比增長53%,累計裝機超130GW,中國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再次位居全球首位。
6. 多晶硅,單晶硅新項目陸續投產
新能多晶硅1#還原爐高壓啟動成功多晶硅正式投產,鄂爾多斯8000噸多晶硅項目從技改項目開工到8月份投料試車,中環股份增資協鑫,新疆協鑫多晶硅項目陸續完成,2018年也將投產;保山隆基股份的5GW單晶硅棒項目成功點火試生產。
7. 下游國際有機硅廠陸續發布調價通知
道康寧、瓦克,艾肯,信越等國際有機硅企業紛紛宣布漲價通知,其中漲價因素多是原材料采購價格提升,使得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提高。
8. 陶氏化學和道康寧合并新名稱誕生“陶熙(DOWSIL)”
伴隨著道康寧品牌更名為陶熙,久負盛名的陶氏化學和道康寧在行業內的技術經驗得以融合,品牌名稱變更,但產品品質不變,公司的承諾也不會變。公司新名稱將于2018年2月6日在中國市場正式啟用!
9. 商務部應對國際硅產品事件
自2017年11月22日起,將原產于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反傾銷稅率調整不同比例從4.4%至113.8%。
10. 鋁行業去產能加速
2017年國內鋁產業經歷一股環保限產政策,四部委發布《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山東,新疆,河南,云南,內蒙等省份均對當地的電解鋁產業實施清理淘汰落后產能等工作。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