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3 月 17 日公司發布 2018 年一季報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實現凈利潤 3500-4000萬元,同比增長 78.21%-103.67%, 其中非經常損益對凈利潤影響額為 200-300萬。 增長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鋰電正極材料銷售持續大幅增長,業績超預期。
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下游需求強勁帶動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 公司 17 年實現歸上凈利潤約 2.5 億, 預計正極材料貢獻 0.8-0.9 億,裝備 0.6-0.7 億,非經常性損益約 1 億。 2018Q1 補貼政策靴子落地,考慮到過渡期下游整車和電池廠搶裝,公司下游需求強勁,預計 1-2 月單月出貨量接近 1000 噸, 3 月環比增長 50%以上,產能開滿;一季度出貨量有望超過 3000 噸,同比增長 60-70%。
17 年基本滿產滿銷, 18 年產能大幅釋放有望銷量翻倍。 公司目前產能約 1.6萬噸(4000 噸高鎳產能 17 年底投產), 17 年有效產能約 1.2 萬噸。 公司 17年預計銷量超過 1 萬噸,鈷酸鋰約 20%,動力三元約 60%,全年基本實現滿產滿銷。 18 年公司訂單飽滿,去年底投產的 4000 噸高鎳產能釋放,受限于1.6 萬噸產能瓶頸,公司或將部分訂單外協加工,全年銷量有望翻倍增長。
17 年 NCM622 行業需求低于預期, 18 年補貼政策有望帶動高鎳三元產能放量。 公司 17 年 NCM622 的銷量不到 1000 噸低于預期,主要是由于目前主流的 NCM523 在其他電池材料的升級后,能夠滿足補貼標準要求,因此電池廠切換的意愿不如預期強烈,行業整體對 622 的需求低于預期。 而 18 年新版補貼政策對于能量密度要求進一步提升,目前 523 體系已很難滿足,預計 622和 811 將放量增長,全年銷量有望達到 4000-5000 噸。
客戶結構優質, 高鎳三元放量有望繼續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客戶包括 CATL、BYD、孚能、比克、力神、卡耐、三星和 LGC 等國內外一線電池廠,客戶結構非常優質。 2017 年,盈利能力更強的動力三元 523 放量提升了 2-3%毛利率,今年公司放量的高鎳三元 622 和 811,產品盈利高于 523,銷量結構的升級有望繼續提升公司產品的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高增長可期。
協議長單鎖量鎖定上游鋰鈷資源,成本有望下降。 為鎖定上游原材料供應并降低成本,公司與雅寶、青海鋰業、中信國安、華友鈷業等上游鋰、鈷、鎳的供應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協議價的長單鎖量,上游原材料資源無憂。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