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候博鰲宣布開放大計 海南或建自由貿易港
碧藍寬闊的海面,波濤如雪向岸邊卷來,濺在岸邊停靠的船舶上,繁華的港口中,小到漁船、渡輪和觀光船,大到從世界各地來的郵輪、貨船甚至萬噸巨輪在這里來去穿梭,或悠揚或急促的汽笛聲不斷響起,裝貨卸貨的工人往來如梭,一片繁忙的景象。
這樣的景象,人們一度認為只能用來描述“東方之珠”香港。然而在不久的將來,海南的“自貿港”或許會比想象中更加“國際范兒”。
記者從博鰲論壇上獲悉,海南的目標是搭上中央改革開放政策的列車,在全島建立自貿港,對標國際最高水平,成為全球貿易樞紐中心。
“自由貿易港這個概念,會對中國深層次經濟改革,尤其是結構性產業、金融、文化、產權等方面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自由貿易港的概念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對海南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4月8日,法國歐瑞澤基金董事總經理、大中國區總裁陳永嵐告訴本報記者。
在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教授看來,海南建省辦特區30年,積累了很多經驗,此時正是全面構建未來發展新格局的重大良機。無論政策大禮包究竟是什么,對于海南來說,未來的發展都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脈絡,開放,正是這條脈絡中最清晰的主線。
更高程度的開放
一踏進海南的土地,隨處可見慶賀的條幅。今年不僅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和經濟特區30周年。1988年,海南被設立為全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時隔3年,國家主席將再次踏上博鰲的土地,帶來的正是關于海南未來的暢想。30年間,這個發展農業的小島變成了省域國際旅游島,吸引大量投資,有了可以舉辦國際級會議的資格,并修建新機場、高速公路和一條高鐵。
在4月3日的吹風會上,外交部長王毅向外界透露,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計劃采取新舉措,而主席即將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將是對這些計劃作出的“最權威闡釋”。
“大家將聽到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王毅說。在中國和美國全面貿易摩擦發生后,王毅認為,可能會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表達我國致力于開放和增加市場準入度的態度。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也曾指出,“今年將有重大開放政策,程度甚至超出國際預期。”
此前已有消息稱,中國計劃建立自由貿易港口,以此作為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的一部分。去年10月,十九大報告提到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在全國建立了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被用作跨境資本和投資自由流動的試驗場。自由貿易港在政策制定方面享有比現有的自由貿易區更大的自由度,并且在市場準入方面更加開放。
陳永嵐注意到,近年來,中國的開放規模不斷擴大,速度也在不斷加快。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有序開放銀行卡清算等市場,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范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這樣的試點或將在自貿港進行,對境外金融企業來說,這樣的開放程度讓人信心滿滿。
“更開放的中國展示了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實力,給了外資企業更大的信心。”陳永嵐說。
海南自貿港設想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看來,海南從建省辦經濟特區之日起,就扮演著我國擴大開放探路者、先行者的角色。從30年的實踐來看,以大開放促進大改革、大發展,這符合海南作為一個島嶼經濟體的實際發展需求。
在這種背景下,在全島建立自由貿易港,被視為海南改革發展的最大動力之一。在他看來,海南建立自由貿易港的現實基礎完善,時機成熟,意義重要,在中央領導的支持下,海南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做大、做好、做足新階段擴大開放這篇大文章,建立一套與國際慣例接軌、提升海南開放水平的制度安排,建設更加開放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先行區。
“如果成立海南自貿港,我們優勢明顯。海南有后發優勢,隔離成本幾乎等于0,有天然的瓊州海峽將海南與內陸地區隔離開來,這符合國際上自貿港一般選擇離島的規律。”告訴記者。
商務部研究院外資所所長馬宇表示,自由貿易港建立后,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通關標準是首要任務,比如可以取消當前的負面清單,把投資權限放開,讓企業有更自由的投資和發展。
“自由貿易港的概念,可能會給中國帶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自貿區都是在小范圍先行先試、學習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往往產生不了太大的效益,但成為一個自由港,那就不一樣了,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都是自由貿易港的代表,等于是到了國家的層面,尤其是在中國新時代的深層次改革開放的背景下,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陳永嵐說。
不過,選在哪里試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關鍵在于頂層設計。
“自由貿易港就是一個國際性的港口和城市,是國際的焦點,所以頂層設計非常重要,這是占領高地,文化、商業要都能夠在這個地方體現,新資源、人才、資本、文化等各種優勢在這里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空間。海南在地理上是可以的,但吸引世界上最高端的企業的底蘊不足,自由貿易港并不是授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很多綜合的考慮。尤其是將全島打造成自由貿易港并不現實。自貿港貴精不貴大,沒有必要盲目追求規模。”陳永嵐告訴記者。
海南作為最接近東南亞各國的省份之一,以自貿港連接東南亞國家,是其重要布局之一。事實上,在自貿港內,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制造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離岸金融盤活國際旅游島建設,同時拓寬資金來源,解決資金不足的瓶頸;加工與服務類貿易成未來主攻方向,提高貿易自由度,擴大貿易范圍,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促進貿易平穩發展等,都成為自貿港的試點。
在看來,海南要站在201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爭取到2049年,對標新加坡,把海南建成高度國際化、現代化的美麗寶島。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實現高度國際化目標,綠色發展水平處于全球領先,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踐范例,實現“美好新海南”的目標。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