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一邊是冰冷的海水,一邊是高爐的烈焰。深秋時節,位于羅源灣之畔的寶鋼德盛、閩光鋼鐵等鋼鐵企業里,新項目的建設、調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產業升級的步伐越來越快,綠色環保的底色越擦越亮。
目前,在寶鋼德盛、閩光鋼鐵兩家年產值過百億元企業的帶動下,羅源灣冶金產業加速邁進綠色、智能、高效的新時代,落后產能不斷淘汰,順應市場需求的精品不銹鋼等新產品接連上市,正在為羅源灣高質量發展和年產值逾千億元的海港城建設輸送著強勁的“鋼鐵力量”。
走進位于羅源灣開發區的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新建成的黑卷軋制退火酸洗生產車間內轟鳴聲不絕于耳。黑色的鋼卷進入開卷機后,經過退火、破磷、拋丸等工序,最后變成銀白色的鋼卷。軋鋼副工段長余萬金說,今年7月生產線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年底正式投入生產。
黑卷軋制退火酸洗工程是寶鋼德盛二期項目的“開頭炮”。按照規劃,寶鋼德盛二期項目總投資36億元,通過實施煉鋼技改、爐卷軋機、黑卷軋制等工程,大幅改善原有的200系產品,實現300系產品差異化,并實現400系從無到有的突破,形成中高端品種生產能力,提升綜合競爭力。
以黑卷軋制退火酸洗工程為例,投產后,新增年產值4000萬元左右。同時,還將淘汰裝備落后的部分生產線。“新酸洗項目正式投產后,將帶動上游工序及后期規劃的提升。”寶鋼德盛公司副總經理李庭海介紹說,公司將在年底啟動新的熱軋系統改造,并借助自身的條件優勢,推動上游項目落地,與下游企業形成配套,打通全產業鏈。
提到冶金、鋼鐵,人們往往想到“大、粗、黑”等形象。邁向2.0時代的羅源灣冶金產業,將與這種形象說拜拜。
“寶武集團對寶鋼德盛的二期工程提出先進工藝、綠色制造、智慧制造三大要求。”李庭海說,作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寶鋼德盛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在安全改造和環保減排上做出改變。
今年5月,福州市政府與寶武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制定羅源灣不銹鋼和特種鋼高端鋼材制造基地發展規劃。根據寶武集團確定的寶鋼德盛精品不銹鋼綠色產業基地發展規劃方案,寶鋼德盛將通過產能轉移、技術改造等方式,在羅源灣建設年產500萬噸~600萬噸精品不銹鋼的綠色產業基地項目。
如何在提高鋼鐵產量的同時達到標準排放量?李庭海介紹說,寶鋼德盛制定了新一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比照福州市超低排放環保標準設計,從源頭把關、過程管控到末端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新落定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將大量引進新設備新工藝,優先采用技術成熟、環境污染小、資源能源消耗少的工藝技術。
冶金產業的升級換代,為羅源灣千億海港城藍圖畫出了第一筆。據介紹,羅源縣將依托羅源灣北岸港口、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和現代海洋產業,力爭用5年時間打造以冶金建材產業為主導,能源、船舶修造、裝備制造為一體的羅源灣北岸千億海港城。
龍頭企業對此信心滿滿。李庭海表示,寶鋼德盛的發展規劃與羅源縣的戰略方向不謀而合,隨著黑卷軋制退火酸洗項目建成,今后會有更多的項目接連上馬,進入建設加速度時期。
對于冶金企業的產業升級,羅源縣不遺余力地給予支持。羅源灣開發區專門成立了寶鋼德盛項目服務協調小組,幫助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不僅如此,縣里還積極幫助完善水、電、路燈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投入2.65億元建成金港防洪排澇工程,幫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力爭項目早動建、早投產、早產生經濟效益。
服務的過程中,又有新項目策劃生成,為千億羅源灣的目標再添新動力。羅源灣開發區負責人介紹說,為促進產業集聚,羅源正積極推進不銹鋼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建設,爭取引進一批大型壓延、表面處理企業及高端廚具、醫療器械、裝飾制品等精深加工企業,并推動產業由單一的“冶煉”服務向“冶煉+加工+流通+貿易”綜合服務轉變……以冶金產業升級跳領跑的千億海港城,即將在羅源灣揚帆起航。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