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鋁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電解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進一步穩固,但受制于原料價格快速上漲,國內消費步入換擋期,全球貿易環境惡化等因素,中國鋁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在逆境中艱難前行。
資源端,隨著境外鋁土礦開發穩步推進,中國鋁企業開始嘗試在海外延伸鋁產業鏈,投資建設氧化鋁、電解鋁及相關配套項目。與此同時,為確保國內氧化鋁產業平穩發展,中國政府首次針對氧化鋁行業出臺調控政策,備受市場矚目。環保方面,電解鋁超低排放技術取得進展并實現產業化。消費端,在傳統領域增速回落的情況下,新興鋁消費增長點不斷涌現,為中國鋁加工產業升級發展創造了機遇并增強了信心,交通運輸領域輕量化步伐加快,國產“全鋁”客車及SUV成功投放市場,代表鋁加工最高水平的航空鋁材生產屢創佳績。
新年伊始,安泰科對過去一年國內鋁行業大事件進行梳理,讓我們共同回顧2018年那些不平凡的日子。
一、中國鋁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延伸鋁產業鏈
2018年,中國鋁企業繼續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海外鋁產業投資穩步推進。10月,中鋁集團首個海外大型鋁項目--幾內亞博法鋁土礦項目開工建設,博法礦區可利用資源儲量約17.5億噸,項目首期規模達1200萬噸/年,將使中鋁集團礦山自采率提高到75%。12月,南山集團印尼賓坦南山工業園100萬噸/年氧化鋁項目開工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5億美元,包括200萬噸/年氧化鋁、100萬噸/年電解鋁及配套項目。12月,淄博潤迪鋁業與幾內亞政府簽署金波(Kimbo)鋁土礦項目協議,項目位于幾內亞博凱大區,礦區總面積達836平方公里,總儲量在10億噸以上,預計將于2019年底出礦,產能達1000萬噸/年。
二、港口氧化鋁項目建設熱潮引發擔憂,調控政策首次出臺
受環保政策趨緊和礦權整頓的影響,以河南和山西為代表的氧化鋁主產區鋁土礦供應趨緊,礦石價格大幅上漲,氧化鋁生產成本高企;而國外鋁土礦供應充足且價格穩定,導致中國港口氧化鋁項目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公布擬建港口項目共計8個,產能合計高達3750萬噸/年,特別是遼寧一省就規劃在沿海地區建設5個氧化鋁項目,產能合計2350萬噸/年。港口氧化鋁項目建設熱潮給行業造成嚴重的產能過剩隱患,同時引發環保擔憂。為促進氧化鋁行業有序健康發展,12月20日,發改委、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促進氧化鋁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發改辦產業[2018]1655號),提出要確保產業發展規模與國內市場需求、地方承載能力相匹配,防止建設項目一哄而上。這是我國首次針對氧化鋁行業發展出臺的調控政策。
三、海外突發事件扭轉全球氧化鋁貿易流向,中國成為凈出口國
2018年,國際氧化鋁市場突發事件頻出,國外氧化鋁供應出現近十年來鮮有的短缺局面。3月,挪威海德魯鋁業巴西Alunorte氧化鋁廠受環保監管減產50%。作為全球最大的單體氧化鋁廠,Alunorte減產直接改變了國際市場氧化鋁供求格局,海外氧化鋁價格就此拉開上漲帷幕。4月,疊加美國政府制裁俄鋁事件影響,海外氧化鋁現貨價格一度飆升至800 美元/噸,創下歷史新高。8月,海德魯表示Alunorte氧化鋁廠復產或延遲至2019年中期,再度引發市場擔憂。同期,美鋁西澳氧化鋁廠出現罷工,造成澳洲氧化鋁生產、發貨延遲,海外氧化鋁價格在回落調整后再度上漲,最高至640美元/噸。
受此影響,2018年國內外氧化鋁價差出現階段性倒掛,最高一度達到1586元/噸,中國氧化鋁出口量顯著增加,自5月起轉變為凈出口,1-11月累計出口總量達127萬噸,凈出口量高達81.5萬噸。全球氧化鋁貿易流向發生顯著變化,中國由長期以來的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
氧化鋁貿易格局的變化和價格的大幅波動同時催生公開交易平臺的出現,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以氧化鋁現貨為首個交易品種,于10月19日上線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氧化鋁合約也在緊鑼密鼓推進當中。
四、電解鋁超低排放技術實現產業化,鋁行業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升
受國家環保和碳排放政策推動,中國電解鋁企業不斷增加環保投入,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升。
“鋁電解煙氣石灰石—石膏法脫硫脫氟除塵技術”通過鑒定并實現產業化推廣。此技術減排效果顯著,處理后的煙氣中二氧化硫<35mg/Nm3,氟化物<0.3mg/Nm3,粉塵<5mg/Nm3,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環保和社會效益,標志著中國鋁工業綠色制造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五、電解鋁產能布局開啟新一輪調整,清潔能源備受關注
國家電力體制改革以及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中國電解鋁行業用電價格地區差異收窄。以自備電為主的傳統產地優勢有所削弱,而以云南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富集地區大力推進電力體制改革,電價優勢凸顯,吸引部分電解鋁產能轉移。其中包括云南神火鋁業90萬噸/年項目(文山州富寧縣)、云南其亞60萬噸/年項目(大理州鶴慶縣),以及四川廣元林豐鋁電50萬噸/年項目。根據安泰科估計,到2019年底,云南省電解鋁建成產能將達355萬噸/年,規模位列山東、內蒙古和新疆之后,成為全國第四大電解鋁產地。
六、美國政府制裁俄鋁引發市場震蕩,國際鋁價創2011年以來高位
如果說中國電解鋁產業調控主導了2017年全球鋁價的波動方向,那么2018年國際市場接連出現的突發事件,則成為影響全年鋁價走勢的風向標。特別是備受市場關注的俄鋁遭受美國政府制裁事件,對國際鋁價走勢產生了巨大影響。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鋁及鋁合金出口國;俄鋁是國外第一大、全球第二大電解鋁生產商,對國際電解鋁市場的供應格局變化具有主導作用。2017年俄鋁電解鋁產量達371萬噸,占國外電解鋁總產量的14%。
4月6日,美國政府以俄羅斯在“全球各地一貫性惡意活動”為由,宣布對7名俄羅斯寡頭以及17名俄羅斯官員實施制裁,其中包括時任俄鋁總裁奧列格·德里帕斯卡。該消息一經發布便引發國外市場對供應短缺加劇的擔憂,疊加期間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減產事件影響,國際鋁價于4月17日沖至2718美元/噸,創2011年4月以來新高,且單日波動幅度高達13%,多年未見。而期間國內鋁價并未同步上漲,導致滬倫比值快速下滑,加之人民幣貶值因素,中國鋁材出口表現強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鋁市場的供應壓力。
七、對華鋁產品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中國提高部分鋁材產品出口退稅率
2018年,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再度升級,特別是中美間貿易戰硝煙彌漫。其中,關注度較高的幾起貿易爭端有美國對自全球的進口鋁產品征收10%進口稅,美國先后發布對華5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產品加征25%關稅清單;中國政府先后發布對美500億美元產品加征25%關稅清單和600億美元產品加征5%、10%、20%和25%不等的關稅清單作為應對。此外,來自各國的雙反案件也在繼續,包括美國對華鋁箔和普通鋁合金板雙反終裁,以及來自墨西哥、阿根廷、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的貿易制裁,涉案產品涵蓋鋁材和鋁制品。貿易爭端不僅給產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也對世界經濟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破壞。
針對所面臨的國際貿易形勢,2018年中國先后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其中包含部分鋁產品。自2018年9月15日起,將代碼為HS 7604.2910.10的一類高強度鋁條、桿出口退稅率由0提高至13%;代碼為HS 7614.1000的帶鋼芯的鋁制絞股線、纜、編帶和代碼為HS 7614.9000的不帶鋼芯的鋁制絞股線、纜、編帶,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至16%。自2018年11月1日起,將7607項下鋁箔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5%提高至16%。這是自2009年上調部分鋁材產品出口退稅之后的首度調整。
八、中國汽車輕量化步伐加快,助推鋁加工產業升級
汽車輕量化為中國鋁加工產業升級創造了機遇、增強了信心。2018年初,全鋁車身的蔚來ES8純電動SUV舉行首發,白車身重335kg,鋁材使用率高達96.4%,全球最高;4月,中國忠旺與一汽集團共同研制的全鋁“車身+底盤”客車順利完成路試,成功彌補了鋁材在底盤應用方面的國內空白;10月,全球最大ABS供應商諾貝麗斯位于常州的二期工程開工,年產量將翻番;12月,吉利浙江英倫TX5整車下線,TX5采用中鋁材料院設計開發的全新輕量化鋁合金車身結構,減重效果達30%以上。
九、國產航空鋁材認證屢創佳績,首次獲國際專利大范圍授權
中國航空鋁材認證工作持續推進,更多產品進入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供應商目錄,向鋁加工產業升級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18年3月,中鋁西南鋁7050合金預拉伸板通過中國民用航空適航審定中心適航鑒定,進入中國商飛供應商目錄;6月,南山鋁業鍛造公司與法國賽峰起落架系統公司簽署起落架鍛件供貨合同;7月,南山鋁業通過空客A320機翼長桁用擠壓型材產品認證,成為中國唯一一家通過空客鋁合金擠壓型材認證的供應商,長桁是機翼結構中的關鍵受力件,對飛機安全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飛機結構的一級關鍵件,之前僅有幾家歐美公司可以生產該產品;7月,南山鍛造公司與英國羅羅公司再度簽約,進一步擴大產品供貨范圍。同時,有研集團研發的“一種適合于結構件制造的鋁合金制品及制備方法”已獲得12個國家的專利授權,專利內容涵蓋新型鋁合金的成分設計、加工制造工藝、性能水平及專利要求,為中國新型航空鋁合金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知識產權保障。
十、中國固體廢物政策密集調整,再生鋁行業面臨新挑戰
2018年,中國固體廢物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密集調整。生態環境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首次提出“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四部委兩次密集聯合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將以回收鋁為主的廢電線等(7602000010)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已執行),將其他鋁廢碎料(7602000090)調入《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自2019.07.01執行);除此之外,3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有色金屬》(GB 16487.7-2017)要求廢有色金屬中其他夾雜物的混入量降低到1.0%,夾雜和沾染的粒徑不大于2mm的粉狀物的總重量不應超過0.1%。進口廢物管理趨嚴對中國再生鋁產業的影響已經顯現,廢鋁是“資源”還是“洋垃圾”的爭論再起。
原創: 安泰科信息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