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淡水河谷事故炒作情緒逐漸消失,助鎳價沖高回落
春節前巴西淡水河水事故,在春節期間事件持續發酵,外盤鐵礦(631, -0.50, -0.08%)石掉期整個漲幅達到8%。節后開盤國內鐵礦石封在漲停板上,鎳價因此受到提振。我們說為什么此次事件會對鎳價產生這么大影響,其實兩方面傳到機制,一方面,巴西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商,鐵礦石事故對于淡水河谷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會影響鎳相關業務的進展,從而影響全球鎳的產量;另一方面鐵礦石事故的持續發酵帶動鐵礦石價格大漲,從歷史數據來看,黑色系價格走勢與鎳價走勢一定程度上呈現正相關,因此節后國內鐵礦石帶動黑色上行,拉動鎳價上漲。當然,在事故損失評估出來,市場炒作情緒逐漸減弱后,鐵礦石價格沖高回落,鎳價也有一定的跟隨作用。
國內外鎳鐵新增產能陸續投產,助跌鎳價
我們知道前期由于國內外鎳鐵新增產能的投放由2018年推延至2019年曾一度造成國內鎳鐵供應緊張帶動鎳價上行,進入2019年,國內外鎳鐵新增產能項目逐漸投產,據了解,華東某高鐵廠新建投產的兩臺礦熱爐已經分別與1月上旬和下旬出鐵,第三臺在春節期間也已經投料。除此以外,據了解江蘇某高鎳鐵廠于今年3月份也將投產第二臺礦熱爐,預計屆時月產量會增加4000噸/月。印尼方面,德龍印尼于1月中旬10號爐投產;上海華迪在印尼投資鎳鐵項目也步入正常的生產軌道;印尼恒嘉鎳業的鎳鐵項目1#爐送電成功,預示著其第二條生產線投產期限指日可待。
據了解,前期由于國內高鎳鐵價格一度低至950元/鎳上下,接近高爐企業成本線,內蒙地區高爐企業以及印尼高爐企業因利潤問題停產較多;目前鎳鐵價格再次上升至1000元/鎳上下,一定程度上會刺激前期停產的高爐企業繼續生產,供應端的增加也成為鎳價下行的推手之一。
年后一周內下游消費未啟動,不銹鋼高庫存對鎳價形成壓制
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不銹鋼產量為199.35萬噸,環比下降8.91%,同比下降8.88%,其中3系產量為96.8萬噸,環比下降14.26%。整體看1月產量較低,但是節前不銹鋼市場累庫明顯,節后一周,盡管不銹鋼市場對后期預期較為樂觀,但截至目前來看,下游未有啟動跡象。當前預計2月3系不銹鋼產量環比依舊下降,所以短期內消費對鎳價的提升作用不會顯現出來,預計下游消費真正帶動作用在3月份顯現的概率較大。
節后鎳價沖高回落,目前回落至96000元附近,稍晚一些時候中美經貿磋商將有消息釋放出來,此利好前期已經被消化,但是在有相關消息釋放出來之后預計還會給市場帶來一定提振作用。但總體看,在消費未真正啟動之前的這段時間內,從產業層面來看,鎳價依舊是應該偏空對待。
(轉自長江有色金屬網)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