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29日,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釩鈦標委會”)成立大會在攀枝花市召開,標志著我國組建“國家隊”填補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領域標準體系空白,邁出爭奪國際釩鈦市場標準話語權的關鍵一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四川省副省長王一宏,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鋼鐵研究總院院長干勇院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前主席張曉剛,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技術司副司長徐長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蘇偉中,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王宗齡,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孫強;攀枝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波,市委副書記虞平;攀鋼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陳勇等領導出席會議。
據了解,“釩鈦標委會”由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申報籌建,由37名委員組成,秘書處設在攀枝花市,今年1月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復同意成立。干勇擔任“釩鈦標委會”主任委員,陳勇擔任副主任委員。
新成立的“釩鈦標委會”主要負責國家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領域標準歸口管理,編制標準體系,提出制(修)訂國家標準項目建議;組織開展國家標準的起草、宣傳貫徹和培訓;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研究分析,組織開展國內外標準一致性比對分析,跟蹤、研究國際標準化發展趨勢和工作動態。“釩鈦標委會”將瞄準釩鈦高端應用需求,提前研究釩鈦高端應用產業對釩鈦原料需求所需的技術要求,及時轉化制定相應標準與規范,提高標準供給能力和水平,使我國在釩鈦高端領域的標準由跟隨者向創新者、領跑者轉變。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釩鈦標委會”將從釩鈦磁鐵礦采選冶、釩鈦提取及深加工、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以及釩鈦高端應用等全產業鏈,從通用基礎、綜合利用技術與評價和檢測方法三個維度,構建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的標準體系框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資源利用價值,實現清潔生產與綠色制造,為攀西地區以及全國釩鈦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引領產業協調、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
攀枝花礦產資源富集,已發現礦產76種,蘊藏著全國20%的鐵、63%的釩和93%的鈦,其中,鈦和釩的儲量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三位。據資源潛力評價,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遠景儲量超過200億噸,潛在價值在10萬億美元以上,攀枝花已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鋼鐵、釩鈦、能源基地和新興工業城市。
目前,攀枝花已建成世界第一的釩制品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鈦精礦生產基地,擁有全國最完善的釩鈦資源開發生產體系,同時還是全國最大的含釩鈦鋼鐵生產基地,釩產品、鈦精礦等產能產量居全國第一。依托釩鈦磁鐵礦建立的攀鋼,實現了攀西釩鈦磁鐵礦中釩鈦資源的回收利用,使中國由釩進口國一躍成為釩出口國。目前,攀鋼已成為全球第一的產釩企業、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產業鏈最完整的鈦加工企業,我國重要的汽車用鋼、家電用鋼、軍工用鋼生產基地,國內第一、世界頂級的鋼軌生產基地。
為推動產業發展,攀枝花先后組建釩、鈦標準化工作組和全國釩鈦磁鐵礦分技術委員會,圍繞釩鈦、鋼鐵等優勢產業,加快釩鈦制品、鋼鐵等產品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 (修)訂,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6項、行業標準27項、地方標準10項、聯盟標準6項。攀鋼生產的含釩百米鋼軌,是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出口免驗”證書的頂級鋼軌,肋力中國高鐵跑出世界速度。攀鋼因此成為鋼軌國際標準的制定者。
(轉自攀鋼集團)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