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11月15日,在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領導人會議上,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成員國,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截至2018年,協定15個成員國涵蓋全球約23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所包括的區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對于鋼鐵行業而言,協定15個成員國的鋼鐵生產和消費占全球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和消費地區。
在鋼鐵生產方面,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數據,協定15個成員國2019年合計粗鋼產量為12.185億噸,同比增長6.3%,占全球粗鋼產量的比重為65.2%;除中國外,RCEP的其他14個成員國2019年合計粗鋼產量為2.222億噸,同比下降1.7%,占全球產量的比重為11.9%。
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為9.963億噸,同比增長8.3%,占全球的比重達到53.3%,其中轉爐鋼比例為89.6%,電爐鋼比例為10.4%;日本粗鋼產量為9928萬噸,同比減少4.8%,占全球產量比重為5.3%,其中轉爐鋼比例為75.5%,電爐鋼比例為24.5%;韓國粗鋼產量為7142萬噸,同比下滑1.4%,占全球的比例為3.8%,其中轉爐鋼占比68.2%,電爐鋼占比31.8%;澳大利亞粗鋼產量為549萬噸,同比下降3.4%,其中轉爐鋼占比73.2%,電爐鋼占比26.8%;新西蘭粗鋼產量為67萬噸,同比增長2.3%,全部為轉爐鋼。
2019年東盟十國粗鋼產量為4530萬噸,同比增長5.7%,其中五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是最主要的粗鋼生產國,2019年合計粗鋼產量為3660萬噸,同比增長8.8%,占東盟十國粗鋼總產量的80.8%。
從生產工藝看,總體而言東盟地區以電爐鋼為主,只有印度尼西亞的轉爐鋼比例高于電爐鋼,而菲律賓和泰國則全部是電爐鋼,馬來西亞的電爐鋼比例也高達80%左右。
在鋼鐵消費方面,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數據,協定15個成員國2018年合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10.992億噸,同比增長6.46%,占全球粗鋼表觀消費量的比重超過60%;除中國外,RCEP的其他14個成員國2018年合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2.295億噸,同比增長1.34%,占全球粗鋼表觀消費量的比重為12.5%。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對2019年鋼材消費的初步統計,以成品鋼材消費量計,2019年,中國成品鋼材表觀消費量為9.075億噸,同比增長8.54%;日本成品鋼材表觀消費量為6320萬噸,同比小幅下降3.36%;韓國成品鋼材表觀消費量為5320萬噸,同比微幅下降0.93%;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基本沒有變化(東盟未單獨計算)。東盟方面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由于東盟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和越南)建筑業增長放緩,2019年其鋼材消費量同比僅增長1.2%至8100萬噸。在東盟,建筑業是拉動東盟六國鋼材需求的主要行業,占該地區鋼材需求量的70%以上。越南和印尼是最具潛力的消費國家。
簽署RCEP是地區國家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步,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據介紹,協定納入了很多全新的貿易形式,還包括知識產權、競爭政策、政府采購、中小企業等內容。對鋼鐵企業而言,協定提出的相關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措施有利于鋼材市場的貿易暢通,同時國內鋼鐵企業也將面臨來自進口產品的競爭。
來源:世界金屬導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wenx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