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做強做優做大,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始建于1951年9月的八鋼,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家地方鋼鐵廠,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震將軍率領駐疆解放軍指戰員和新疆各族群眾,在人煙罕見的頭屯河畔靠節衣縮食、人拉肩扛創建起來的。八鋼的創建,結束了新疆缺鐵少鋼的歷史,揭開了新疆現代鋼鐵工業的序幕,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八鋼通過整合疆內鋼鐵產能、推行“雙碳”實踐、推進智慧制造等一系列舉措,做強做優做大,已發展成為一個年產超千萬噸的花園式現代化鋼廠。今年上半年,八鋼創歷史最佳經營業績。
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七秩八鋼正青春!在八鋼迎來建廠70周年之際,我們推出重點報道,介紹八鋼取得的可喜成就,以饗讀者。
巍巍天山腳下、潺潺頭屯河畔——自1951年9月創建以來,這就是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標志性的地理方位。而如今,這里已成為嶄新八鋼發展的坐標原點、源頭濫觴。
去年,八鋼通過兼并重組,形成烏魯木齊總部、巴州鋼鐵、伊犁鋼鐵“一總部多基地”的新發展格局,成功躋身千萬噸級鋼廠行列。
今年上半年,八鋼實現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持續增長,創歷史最佳業績。
謀整合,構建“鐵三角”
八鋼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家地方鋼鐵廠,結束了新疆缺鐵少鋼的歷史,揭開了新疆現代鋼鐵工業的序幕。多年來,作為新疆最大的鋼鐵企業,八鋼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憑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曾經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然而,斗轉星移,“花無百日紅”。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尤其是本世紀初以來,隨著眾多企業涌入新疆建設鋼鐵基地,疆內鋼廠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據不完全統計,疆內鋼鐵年產能一度達到1800萬噸,而需求量只有1000萬噸左右。為了生存,疆內鋼廠競相壓價,無序的競爭極為慘烈。2015年前后,我國鋼鐵市場進入“冰河期”,很多同行難以為繼,八鋼遇到了建廠60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巨虧。
八鋼真的已是“廉頗老矣”?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指出,八鋼是中國寶武西北地區的鋼鐵產業平臺,應該打造成為西北乃至中亞地區最先進的鋼鐵聯合企業。中國寶武一方面加大了協同支撐的力度,一方面為八鋼指明了戰略發展方向。2019年12月18日,集團公司常務會議審議各子公司2020年度商業計劃書時,陳德榮強調,八鋼要把完成疆內產能整合,作為2020年內一號工程、重中之重的工程。中國寶武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胡望明要求抓好落實。
由此,疆內鋼鐵業的整合進入了快車道。
2020年3月31日
八鋼與中國寶武、華寶投資共同成立了新疆天山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以此作為疆內鋼鐵產能整合平臺。
2020年9月4日
中國寶武與新興際華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戰略溝通與互動,推進相關合作項目落地。12月5日,八鋼對新興鑄管新疆有限公司完成100%股權收購、工商變更,掛牌成立新疆天山鋼鐵巴州有限公司(簡稱巴州鋼鐵)。
2020年12月17日
八鋼完成對新疆伊犁州鋼鐵廠的收購、法人變更,成立了新疆伊犁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伊犁鋼鐵)。
“集團的戰略非常英明”,八鋼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彬深有感觸地說,“這一下子就把新疆的市場盤活了”。烏魯木齊本部、巴州鋼鐵、伊犁鋼鐵構成了跨越天山的“鐵三角”,成為了市場“穩定器”,從而為無序競爭的疆內市場企穩回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統一,不花“冤枉錢”
聯合只是第一步,融合才是關鍵。只有握指成拳,才能拳拳生風。
完成收購之后,八鋼借鑒中國寶武及其它兄弟企業的成功經驗,第一時間派駐管理團隊,與巴州鋼鐵和伊犁鋼鐵進行管理對接,以“一總部多基地”運作模式為基準,采取了“一廠包一廠,一部包一部”的協同模式,從體系能力入手,實施整合“百日計劃”,以項目化推進的方式在兩家重組企業和八鋼本部分步實施1000多個推進項目,包括人員支撐、管理移植、信息化覆蓋等。
八鋼企劃部部長薛憲營說,“如何立足新疆區域、發揮出八鋼的特色,是我們考量的首要問題。”在新疆區域,鋼廠的兩端市場——大宗原材料、用戶,都是相對封閉的,基于這個實際情況,八鋼在推進“一總部多基地”過程中,強化了對烏魯木齊本部、巴州鋼鐵、伊犁鋼鐵等三個基地的統一營銷、統一采購和統一生產管控的“三統一”。并購之后,八鋼把本部的信息化一期系統,馬上覆蓋至另外2個基地,在智慧化1.0的基礎上,把“三統一”高效地體現出來。
新疆地廣人稀,采購物流、銷售物流超長,一走至少就是五六百公里,物流成本一直是疆內企業的“痛”。據統計,新疆各基地的物流成本基本上都占到營收的20%以上,與內地其它兄弟單位的差別非常大;而且,為了競爭,各基地也花費了不少現在看來的“冤枉錢”。伊犁鋼鐵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尹澤孝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前些年,一位卡車司機在聊天時不解地問他,從烏魯木齊拉了一車鋼材,跑了600多公里到了伊犁后換了個地方,又拉了一車鋼材回烏魯木齊,為什么要來回倒騰,運費不貴嗎?其實,從烏魯木齊到伊犁,運費很貴。這位司機不知道的是,從烏魯木齊運往伊犁的,是八鋼的鋼材,而從伊犁運往烏魯木齊的,是伊犁鋼鐵的鋼材。當時,這兩家鋼廠是競爭關系,相互搶市場在所難免,運費再貴也是競爭必須要付的代價。
整合后,八鋼聚焦于多基地協同,按照區域合理制定最佳銷售半徑、最經濟銷售成本,就近原料供給、就近產品銷售。巴州鋼鐵的產品直接銷往南疆及青海西藏方向;伊犁鋼鐵的產品不再出疆,只在疆內銷售;烏魯木齊總部主要承擔出疆銷售任務。雖然烏魯木齊總部的效益有所下降,但八鋼整體的效益可以實現最大化。在具體實施時,八鋼設計了一些對流的方案。在協同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產品的代運,把大宗原燃料拉回來;在烏魯木齊區域,通過八鋼掌握的一些資源,返程的時候帶貨回去。“重去重回”不跑空,提升線路利用率,把物流成本降下來,減少“冤枉錢”的支出。
強支撐,指標改善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疆內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巴州鋼鐵和伊犁鋼鐵進入八鋼之前各具特點。
巴州鋼鐵的前身是國有的新興鑄管新疆有限公司,與八鋼的機制相仿。2020年12月5日掛牌成立后,巴州鋼鐵領導班子成員第一時間進入一線崗位調研,深入職工了解情況;當年12月21日就確定了“百日計劃”。
而伊犁鋼鐵之前是混合所有制的民營企業,4100多名員工中有1400多人是公司持股股東,體制機制與八鋼差異較大。12月17日完成法人變更后,八鋼首批3人管理團隊便在12月20日進駐伊鋼,次日就開展了工作。伊犁鋼鐵原先是所謂的扁平化管理、充分授權體制,每一個廠都有一個公司領導分管,各守一攤,物資的采購等都是各廠自己干,機制看上去比較靈活,但生產組織管理沒有統一協調,對現場管理比較弱。
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勢必產生碰撞。伊犁鋼鐵的很多干部員工都對重組持觀望、猜疑態度:八鋼行嗎?你們的管理、技術能比我們強?
如何讓伊犁鋼鐵人相信八鋼?伊犁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的回答堅定而有力:“從技術入手”。八鋼的管理團隊進入伊犁鋼鐵后,首先把中國寶武和八鋼的管理模式進行對接,以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完善來保證生產管控過程更加精細化,為資產效率和人事效率提升奠定基礎的職能。在此基礎上,2021年1月12日,伊犁鋼鐵啟動了“百日計劃”,開展了基地間的對標找差。“一廠包一廠,一部包一部”,八鋼派出了多批次、有經驗的骨干支撐人員,深入伊犁鋼鐵各工序“望聞問切”,精準施策。在粗放的管理方式面前,精細化管理成效立顯。伊犁鋼鐵原先的煉鐵成本指標較高,八鋼的協同支撐團隊花了近1個半月的時間,讓煉鐵的面貌煥然一新。通過配煤配礦的優化,伊鋼煉鐵成本在3月份就下降了20%以上。指標的快速提升,讓伊犁鋼鐵的同志感慨萬分,他們說,“八鋼人的水平是高。以前我們是經驗煉鐵,他們是科學煉鐵啊”。
今年上半年,伊犁鋼鐵借助生產技術的進步,抓住市場回暖的機遇,煥發出了新的更為強勁的生命力,創造了歷史最好的經營業績。
辦實事,員工都點贊
如果說,企業的重組,身份的變更,使巴州鋼鐵、伊犁鋼鐵的干部員工對前途有一絲擔憂的話,那么,八鋼管理團隊進駐之后的一舉一動,化解了他們的憂慮,并對未來充滿了希冀。
八鋼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營造“同一個寶武,同一個八鋼”的文化氛圍,提高巴州鋼鐵、伊犁鋼鐵兩個基地干部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管理團隊面對面聽呼聲、摸實情,深入了解員工訴求,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并積極與八鋼本部相關部室和單位對接。組織員工觀看學習中國寶武的相關宣傳片、新疆八一鋼鐵系列專題片,詳細介紹中國寶武和八鋼在管理模式、技術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闡釋中國寶武和八鋼的文化內涵,讓員工更深層次、更全面地了解到了中國寶武的戰略發展布局和八鋼的戰略定位,為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巴州鋼鐵、伊犁鋼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為員工辦實事工程,進一步贏得了干部員工的支持。巴州鋼鐵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在確保安全體系運行穩定的基礎上進行再梳理。管理對接之初,正值冬季,領導班子深化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扎實做好安全基礎管理,有效控制安全風險,加大現場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對危險作業項目、冶金煤氣管理、消防安全、協力管理、能源介質的有效安全運行、交通安全等結合總部冬季安全生產專項治理行動計劃,做好融合宣貫。對存在的冬季安全生產現狀,改造灑水車為清雪車,調研廠區道路照明情況,為全體員工營造了安全的“綠色通道”。
伊犁鋼鐵原先只有持股股東才有住房公積金,且金額較低。八鋼接手后,為全員辦了住房公積金,并大幅提高了標準,讓員工實實在在得到實惠、有了保障。煉鋼廠行車工馬春艷是土生土長的伊犁人,已經在伊鋼工作了10個年頭,她說:“我們原來沒有住房公積金,買房的貸款利息特別高,現在公司幫我們繳了住房公積金,要買房的話,可以節省很多,大家都特別開心。我們之前是民企,進八鋼后變成央企職工了,福利待遇特別好,有工號了,穿上了八鋼的工裝,大家特別自豪,干活也特別有勁了。”煉鐵廠2號高爐作業長阿不都沙拉木·買買提和豎爐作業區作業長張曉明,除了對住房公積金標準提升滿意之外,也為現場工作環境的改善點贊,“定置化管理之后,現場環境整潔多了,操作室明亮多了,大家工作時也舒心了。”
整合疆內產能,構建烏魯木齊總部、巴州鋼鐵、伊犁鋼鐵“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只是八鋼推進“一總部多基地”建設的第一步。按照中國寶武統一的戰略部署,八鋼作為集團區域化平臺公司,將進一步開疆拓土并不斷完善“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強化產線基地分工和跨基地同產線協同,細分產品目標市場,優化物流模式,釋放物流協同效益,不斷增強區域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持續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七秩八鋼正青春,未來更可期。
來源:中國寶武
- [責任編輯:zhaozih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