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去年11月末,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的“科改示范企業”專項評估活動結果公示,青海西部鎂業有限公司在全國195戶“科改示范企業”中名列前茅,評為“優秀”。
至此,西部鎂業將作為全國科技型企業改革創新的成熟經驗復制推廣,并為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提供有益示范。
青海是鹽湖資源大省,大大小小的鹽湖散落在浩瀚的柴達木盆地,僅探明的鎂資源儲量就占全國鎂資源總量的90%以上。長期以來,柴達木鹽湖資源開發都以鉀肥生產為主,而作為伴生物,每生產1噸鉀肥就要產生12噸水氯鎂石。
2006年,為了讓柴達木盆地鹽湖工業“垃圾”水氯鎂石得到有效利用,西部鎂業公司成為該領域第一家企業,探索鹽湖鎂資源綜合利用的新路子。從項目建設到生產運行再到達產達標,在無經驗、無先例的情況下不斷摸索前進,西部鎂業公司經歷了許多的坎坷。
2013年,年產10萬噸氫氧化鎂項目正式投產,但在生產工藝、運行管理、操作等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嚴重制約著項目的進展和企業的發展,設備開開停停,產品品質不穩定,得不到市場認可。
2017年8月,西部鎂業公司在立下“軍令狀”后,廣泛發動干部職工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攻關活動,一舉攻克了26項技術難關。訂單如同雪花,源源不斷地向企業涌來,企業生產的氫氧化鎂等產品,被省內外用戶訂購一空。
2021年10月21日,在202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西部礦業專場推介會提問環節,西部鎂業公司氫氧化鎂生產工藝成為了業內人士提問最多的話題。
入秋,站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工業園鹽化工綜合產業區,西部鎂業公司的原料場上,水氯鎂石正順著傳輸帶源源不斷地送入生產車間,經過一臺臺專用設備和一道道工藝流程吞吐加工后,水氯鎂石完成蛻變,成為走俏市場的氫氧化鎂耐高溫材料。
好消息不斷傳來,11月,西部鎂業首批鎂基插層結構功能材料新產品試生產成功,該項目正式投產后將推動鹽湖鎂系化合物產業鏈再延伸。
科技攻關不斷,成果轉化突出。據統計,目前,西部鎂業公司已突破了26項技術難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鹽湖鹵水-氨-石灰聯合法連續生產高純氫氧化鎂等23項專利、4項科技成果。
據青海西部鎂業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白鷹介紹:“目前,西部鎂業六種產品,除了高純燒結鎂砂正在技術攻關外,其余的五種產品都已攻克技術難關并投放到了國內外市場,而且其品質為世界第一。但是,這是開始,企業的創新路不會停息,鎂系‘家族’產品圖譜也將不斷壯大。”
來源:青海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