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2022年7月22日,利比里亞地礦部于正式向寶豫利比里亞有限公司下發了A類開采證。該開采證是喬治·維阿總統2017年上臺以后向鐵礦石開采企業頒發的第一個采礦證。
寶豫公司的寶米鐵礦于2008年由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獲得,經過初步勘探后,認為該礦有極大的成礦前景。2012年,寶鋼資源國際有限公司、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非發展基金分別以50.1%、40%、9.9%的股比共同成立了香港寶豫有限公司。香港寶豫有限公司全資持有寶豫利比里亞有限公司,礦權也由河南國際轉入了寶豫利比里亞有限公司。2016年,寶豫公司與利比里亞地礦部開展了礦業開發協議(MDA)的談判工作,但是因為2017年總統大選、鐵礦石價格持續走低、寶武合并等各種因素疊加,寶豫公司戰略性地推遲了談判進程。
2021年,寶豫公司重啟了MDA談判,2021年8月底,利比里亞政府與寶豫公司完成了MDA的簽署,并將文件送交了利比里亞議會進行審核。2022年3月16日,議會審核完畢,利比里亞總統進行了簽字;3月18日,該MDA協議正式生效。
據寶鋼資源2015年公告,寶米鐵礦高品位鐵礦(50%以上)資源量約1500萬噸,30%-40%低品位鐵礦資源量約4億噸,平均品位約38%。計劃露天開采,年產鐵礦石200萬噸,預計礦山壽命約35年。
據當地信息了解,寶豫公司的MDA是喬治維阿總統上臺以后簽署的第一個鐵礦投資項目。從該公司進行MDA談判到獲取開采權,僅用了一年的時間,該項目推進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開創了內戰以后利比里亞鐵礦投資項目的先河。
在中美貿易戰、西非地區矛盾沖突的大背景下,寶豫公司能以如此快的速度推進此項目,為中資鐵礦石企業在西非區域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信心跟力量,也為寶武集團的海外鐵礦石發展戰略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是為國家的鐵礦石資源戰略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利比里亞共和國,處于非洲西部。北接幾內亞,西北接塞拉利昂,東鄰科特迪瓦,西南瀕大西洋。
9-10世紀,靠近撒哈拉沙漠中、西非地區的部分居民移居利比里亞。1820年起,在美國獲得解放的黑奴被陸續安置于此,于1839年成立利比里亞聯邦,并于1847年7月26日宣告獨立,建立利比里亞共和國,另一美國黑人移民區于1854年2月4日建立馬里蘭共和國,1857年并入利比里亞。之后百余年均為美國黑人移民后裔統治。1980年,當地土著克蘭族人塞繆爾·卡尼翁·多伊發動政變,建立軍政府,并于1985年當選總統,成為首位利比里亞土著黑人總統。1989年,流亡國外的前政府官員查爾斯·泰勒率兵返利,利比里亞內戰爆發。2003年內戰結束。2005年10月利舉行總統選舉,團結黨領袖埃倫·約翰遜·瑟利夫當選,并于2011年11月勝選連任。
利比里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為農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2%,全國可耕地380萬公頃,已開發的不足13%,糧食不能自給。
利比里亞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土地和水利等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砂(截止2014年已探明儲量超過100億噸),還有豐富的鉆石、黃金、鋁礬土、銅、鉛、錳、鋅、鎳、金紅石和藍晶石等礦藏。
森林覆蓋率為59%,占西非地區上幾內亞森林帶總面積的42%,生產紫檀木、紅木、桃花心木等;
土地資源豐富,不僅適合發展優質橡膠,而且適合種植稻米、木薯、玉米、豆類、蔬菜、棕櫚和椰樹等。
境內河流水電儲能潛力巨大。
全國有2000多種植物、600多種鳥類、125種哺乳動物。
天然橡膠、木材和鐵礦砂的生產為其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均供出口,是利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工業不發達,僅有少數企業生產日用消費品。1989年底至1996年8月內戰期間,經濟陷于癱瘓。2000年,利開始執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監督計劃,主要包括改善金融狀況,實行貿易自由化,公務員制度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等。同年,議會通過了礦業法,對礦產勘探和開采實行許可證制度。2001年5月,利政府制訂了2001-2010年行動綱領,主要目標為實現經濟多樣化,提高收益,擴大經濟自由化程度等。2003年10月,全國過渡政府上臺后,努力恢復經濟、穩定物價,同時分階段整頓市場秩序、完善稅收體制,積極醞釀修訂《投資法》,出臺新的優惠政策,力爭利用資源優勢吸引外資。
來源:冶金信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kangmingf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