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我們要吸取稀土的前車之鑒,加強釩鈦資源的保護和綜合利用,建立釩鈦資源儲備制度。”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發出了這樣的呼吁。
稀有金屬釩,因被大量運用于冶金、國防、化工、機械、航天航空、船舶、鐵路及輕工等領域,一直是各國的重要戰略儲備資源,釩工業也同樣是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據一項調查顯示,預計五年內我國鋼鐵工業中釩消耗強度將從30kg/1000t鋼加速接近60kg/1000t鋼的世界水平。僅滿足鋼鐵工業消耗一項,國內釩產品每年就必須增加產量30%以上。
“釩的提取除了從石油化工中來,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那就是含釩頁巖。目前,我國釩資源開發和產業粗放發展,資源回收利用水平低,投資過熱,品種結構很不合理。” 駱沙鳴說。
從武漢科技大學獲悉,針對目前國內外尚無環境友好、高效提釩的工業先例,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節能減排的先進提取技術,該校圍繞‘含釩頁巖高效提取在線循環資源化新技術與工業應用’項目進行研究,在國內首創了雙循環高效氧化提釩新工藝,突破了含釩頁巖低價釩難以氧化轉價的技術難關和環境瓶頸,首次在國內建成標志性先進提釩工程。該項目已列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傳統提取釩的平窯鈉化焙燒工藝是一件非常有損環境的工藝,不僅回收率低(<40%),且產生的煙氣和廢水污染物數量大、組成極其復雜,排放到空氣中對環境污染很嚴重。” 該項原創成果完成人張一敏說。
而該項目首創不僅發明了雙循環高效氧化提釩新工藝、高效氧化焙燒新技術及流態化浸出提取技術,還首次開發出與提釩工藝配套的酸性煙氣和工藝廢水在線循環處理工藝,使含鹽廢水循環利用率高達99%,結晶鹽全部回用,突破了超高濃度鹽水循環利用領域的技術關鍵。提釩尾渣利用率達100%,實現了尾渣全部資源化利用。
“目前,我們的技術實現了低價釩的高效氧化和回收,可獲得99級高純V2O5,回收率高(>75%),鹽鈉用量<6%,遠低于國家11%的低鈉標準。近三年來共節水9237萬t,減排污染物151.05萬t,尾渣660萬t,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 張一敏說。
該成果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公開國家發明專利1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項。目前已在湖北、江西、浙江等國內10余家提釩企業應用,節能、環保配套技術還先后用于武鋼、柳鋼、廣西礦業等國內20余家單位,實現了產業化。近三年新增產值35.99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