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12月23日,2022(第十一屆)中國鋼鐵原材料市場高端論壇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在會上介紹,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相對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具有很大潛力和空間。
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研究完善財稅支持政策,支持國內鐵礦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和綜合利用,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快推動國內鐵礦項目建設,完善協調推進機制。
國內鐵礦石需求將長期居高
夏農指出,今年以來原燃料價格高位震蕩,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抑制鋼材價格壓縮了鋼鐵行業利潤空間。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1~10月,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利潤總額932億元,同比下降73%,其中7月份利潤開始轉負,當月虧損99.7億元。8月、9月虧損額逐步降低。近期,隨著鋼材價格企穩反彈,鋼鐵行業效益有所回升。10月份當月實現利潤6.2億元,呈現積極變化。
鐵礦石作為國家戰略礦產資源,對維護鋼鐵產業鏈供應鏈有壓艙石作用。不過,夏農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鐵礦投資、鐵礦石產量波動徘徊,遠遠不能滿足鋼鐵行業發展需要。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相對滯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突出問題。
“中國鐵礦石需求未來較長時期仍將處于高位水平,對外依存度高是常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范鐵軍在會上對中國鐵礦石整體供需現狀進行了分析。
他提到,進口礦將長期成為中國鋼鐵工業最重要的原料戰略保障。2022年1—11月,全國鐵礦石供需基本平衡,估算對外依存度為78%左右。然而,自2019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波動上漲,特別是2020年后全球進入動蕩變革期,在金融炒作等諸多因素推動下,進口鐵礦石價格不合理大幅攀升,使得我國鐵礦保障結構性失衡問題凸顯。
在夏農看來,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是一項十分重要和緊迫的工作,也具有很大潛力和空間。我國是鐵礦資源大國,經過幾十年不懈努力,在大冶、鞍山、唐山、本溪、馬鞍山、攀枝花等鐵礦資源富集區,建成了一批重點礦山,為保障我國鋼鐵行業平穩運行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隨著我國經濟較快發展,技術不斷進步,基礎設施配套條件不斷完善,一些地區鐵礦資源開發的比較優勢不斷提高。以前在技術經濟上不具備開發條件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夏農進一步指出,要統籌處理好國內鐵礦資源勘察,礦山開發和環保安全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完善財稅支持政策,支持國內鐵礦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和綜合利用,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面臨著困難和問題。
多管齊下推動國內鐵礦項目建設
為加強資源保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今年提出了“基石計劃”,預計用2-3個“五年計劃”切實改變我國鐵資源來源構成,從根本上解決鋼鐵產業鏈資源短板問題,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內礦產量、廢鋼消耗量和海外權益礦分別達到3.7億噸、3億噸和2.2億噸,分別比2020年增加1億噸、0.7億噸和1億噸。
11月16日,作為“基石計劃”標志性開端的鞍鋼西鞍山鐵礦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西鞍山鐵礦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單體地下鐵礦山,增加千萬噸級的鐵精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在會上表示,“基石計劃”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相關工作進展總體順利,成效明顯。西鞍山鐵礦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高度關注和全力推動的新建大型鐵礦山項目,該項目還將帶動“基石計劃”其他相關項目審批,對保障鋼鐵產業鏈的穩定和協同發揮積極作用。
夏農也肯定了企業主體在加快國內鐵礦項目建設中的作用,要求礦山企業結合區域條件和下游市場需求,研究制定鐵礦開發計劃,科學制定目標任務,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確保鐵礦項目建設合理可行,切實增加國內鐵礦有效供給。
目前,海南礦業、河鋼資源、寶鋼股份等企業都在積極響應“基石計劃”,著力實施計劃,并設法拉長短板。12月20日,河北省沙河市白澗鐵礦勘探項目也已圓滿收官。白澗鐵礦提交鐵資源量1.04億噸,是河北省最大的矽卡巖型鐵礦,也是國內少有的高品位優質未開發鐵礦,目前正式進入了探轉采階段。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原司長鞠建華指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指導性文件將為開展相關活動起到定位作用。同時要優化結構布局,打造國內資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區域,如能源資源基地、國家規劃礦區、重點勘查區等。
夏農同時強調,環保能耗安全要始終放在鐵礦項目建設的突出位置。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扎實做好智能化礦山建設,要加快工藝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有序推進節能降耗,降低國產鐵精礦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