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
伴隨更多鎳冶煉廠投產,印尼高品鎳礦儲量受到威脅
印尼作為世界上鎳儲量最大的國家,目前正在推動該國的鎳下游或加工和精煉。但伴隨鎳產能持續增加,這也威脅著鎳礦儲量壽命。
8月8日,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地質局礦產、煤炭和地熱資源中心主任Hariyanto表示,對于下游火法冶金每年大約消耗3.872億噸礦石來計算,估計國內鎳儲量只有9年壽命,尤其是高品位鎳礦1 .5%以上的類型的腐泥土礦。同時,對于低品位的褐鐵礦,假設國內采用濕法冶金技術或高壓酸浸(HPAL)的冶煉廠每年吸收5800萬噸,估計資源量可達32年。
根據能源礦產部地質局2022年的數據,鎳礦石總資源量是173億噸,鎳礦石總儲量是50.8億噸,分為優質腐泥土和低品質褐鐵礦。目前火法冶煉廠或加工高品位鎳(腐泥土)的冶煉廠的所需的鎳礦儲量遠少于褐鐵礦的儲量。
另一方面,印尼礦業專家協會(Perhapi)主席Rizal Kasli表示,如果繼續在印尼建設所有冶煉廠,特別是使用腐泥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廠,那么目前的儲量將維持5-7年左右,因為如果所有冶煉廠都建成,鎳的總需求量將達到4.6億噸。與此同時,對于低品位鎳或褐鐵礦,Rizal 表示,當所有濕法冶金精煉廠或冶煉廠建成后,以目前的儲量,未來可持續使用長達 33 年。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能源礦產資源部的數據,預計未來幾年該國將有111座鎳冶煉廠投入運營,其中包括9個擁有采礦許可證(IUP)的項目和102個非采礦許可證項目IUP 或工業經營許可證 (IUI)。在此目標基礎上,已有37個冶煉廠項目投入運營,其中IUP持有者擁有5個冶煉廠,IUI持有者擁有32個冶煉廠。其余仍處于建設和規劃階段。
據悉,印尼目前擁有 300 名鎳采礦經營許可證 (IUP) 持有者和 3 名鎳工作合同 (KK) 持有者。
來源:APOL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邢亞敏]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