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近年來,河南省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鎂基新材料等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先后培育了海鎂、明鎂等一批鎂基新材料骨干企業。其中,昌宏鎂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明鎂、萬德芙、維達科巽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截至2023年底,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以鎂產業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科技研發平臺15個,與上海交大、重慶大學等40余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先后突破了高強韌超塑性鎂合金生產技術、鎂合金耐磨性和耐腐蝕性表面處理技術等技術瓶頸。
據介紹,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我國唯一的鎂及鎂合金檢驗檢測中心和倉儲交易中心,年綜合加工能力30萬噸。全市金屬鎂精深加工企業24家,主要集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鎂產業發展已在開發區形成集聚效應。
此外,開發區還打造了鎂業小鎮、海爾輕量化產業園、明鎂創智產業園等三大專業園區,已建成鎂基新材料生產基地,形成海鎂科技為“鏈主”的31家企業主攻變形鎂合金材料及應用的產業集群,正在打造“鎂谷”新高地。
未來,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圍繞培育鎂基新材料產業鏈,積極推動企業圍繞強鏈、補鏈實現抱團發展,持續強化政策保障、技術支撐、人才支撐,不斷推動鎂基新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來源:新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