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年初,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關村e谷成功簽約“安順航空裝備制造產業招商運營服務”項目,將在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以航空裝備制造業為核心,以中小型整機制造、航空+產業為輔的現代化航空產業園區,助力安順打造千億級航空產業基地。今年,安順市定下了全年航空裝備制造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的目標。
在貴州,招引一個大項目、帶動一個大產業,進而形成一個產業集群的現象并不鮮見——正在崛起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從電池材料、動力電池到新能源汽車,一批企業從無到有,共同塑造著新的可能;正在大力建設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貴陽大數據科創城集聚企業800家以上,華為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智算中心落地,智能算力加速突破,智算芯片達7萬張以上,位居全國前列。
挖掘新的增長潛力,貴州將持續錨定“3533”產業集群發展目標,深入推進“六大產業基地”建設,壯大各地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快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盤棋”布局
2月22日,遵義市紅花崗區長嶺特鋼項目工地,技改項目軋鋼車間鋼結構首根鋼柱吊裝成功。長嶺特鋼項目是紅花崗區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戰略部署的重要載體,該項目首期即投入60億元。
“我們所追求的,是一座年產能規劃達到300萬噸級別的現代化鋼鐵企業。”項目副經理楊林指向施工現場,這打造的不僅是一個產能強大的生產基地,更是一個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精益求精的精品鋼鐵制造標桿。
緊密結合“六大產業基地”布局,以“全省一盤棋”作為統籌出發點,貴州立足各市(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突出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方向。
堅持“富礦精開”,大力推進優勢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利用,促進磷化工、煤化工、鋁加工、錳加工等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推動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提質擴量。
聚焦“一核兩區”規劃布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圍繞“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賽道,加快壯大新型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電動貴州”建設,大幅提升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影響力。
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以智算為引領的算力建設,做大做強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大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發揮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壯大以優強企業領航的貴州白酒企業艦隊,打造世界一流醬香型白酒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引領地位。
實施煤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開發,加速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支撐有力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
立足維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依托“三線”建設基礎,推動航空航天、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加快貴州航空產業城建設,壯大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產業備份基地。
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集群集聚、未來產業加快布局,去年六大產業基地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8000億元。根據產業規模和發展態勢,到2027年,全省“六大產業基地”總產值將力爭突破2萬億元。
強化創新驅動
近期,航天控制參與申報的“航天航空用高性能軸向柱塞泵關鍵技術及應用”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據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第一研發部兼第四研發部部長羅天介紹,航天控制圍繞開展伺服系統、慣性系統、機器人、測控裝備等品牌建設,統籌開展產業建設布局,通過構建原創技術策源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推動公司邁向一流彈上控制設備高科技企業。
正是像航天控制這樣的企業,匯聚成貴州經濟的強大“向新力”。
去年以來,全省統籌抓好創新平臺建設管理,加快推進烏江實驗室、新能源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新認定省級技術中心21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實現零的突破。支持振華集團新云電子元器件公司等企業實施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的技術創新項目。
這種加速度有望繼續保持。聚焦航空航天、化工、材料、電子等重點領域,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引導龍頭企業牽頭組建新型創新聯合體,針對性布局一批中試和應用驗證平臺。
貴州聯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LED燈絲光源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生產管理全部采用數字化設備,產品的精度和質量把控更加嚴苛。總經理陳朝東介紹,貴州聯尚科技建成先進全自動智能數字化生產線140余條,實現企業數據一體化、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一體化。
創新讓貴州工業經濟脫胎換骨,其中的關鍵就是數字化。傳統工業與數字產業全面、深度融合,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新型工業化模式。
培育優質企業
2月28日,貴州國信中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貴陽大數據科創城舉行揭牌儀式。“我們將圍繞數字中國建設的大局,專注于大數據、產業投融資、基金等金融服務,以及環境全域治理、5/6G智能通信設施、氫能源全鏈等領域的發展,助力推動數字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貴州國信中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顯波說。
如今,在貴陽大數據科創城注冊的800多家企業中,不乏央企子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子公司、專精特新企業等行業領軍者,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企業是變革的主體,貴州通過實施市場主體分類梯度培育計劃,筑牢工業經濟發展根基,2023年培育新增營收百億級工業企業1戶,20戶十億級工業企業20戶,安達科技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新增9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戶。
近年來,全省已經逐漸完善優質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從政府引導、具體幫促、金融支持、示范推廣等多方面,圍繞“專精特新”、規模水平進行層次化培育,對省級、市級隱形冠軍逐級扶持。成為單項冠軍的企業,在申報有關技術創新項目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方面獲得優先支持。
同時,搭建跨行業跨區域、跨行業交流對接平臺,積極組織大企業發布需求,全面摸排中小企業供給清單,深入推進大中小企業深度合作、全面協作,推動形成首尾相連、互為供需、互促互進的企業發展生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貴州能礦錳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礦錳業)正致力成長為全球錳系新能源電池材料高端供應商。能礦錳業生產管理部副部長吳興旺說,今年以來,公司領軍人才、拔尖人才領銜掛帥堿性產品研發與技改擴能工作,探究現有設備狀況下二氧化錳堿性產品生產分段實施方案,充分利用硫酸錳化合、凈化制液工藝,以及填平補齊閑置設備設施。
先后獲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稱號的能礦錳業,在“富礦精開”政策紅利推動下,擬啟動1.65萬噸/年鋰錳級或P型電解二氧化錳產品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高端堿錳生產,彌補產品單一缺陷,爭取近兩年內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如今,貴州各地不僅有“大而全”的龍頭企業,更是誕生了諸多“小而美”的隱形冠軍。接下來,貴州將深入實施市場主體培育行動,形成梯次成長、相互銜接的企業發展體系。下一步,將加快推動磷化集團、裕能新材料、中偉新材料等龍頭企業再上新臺階,帶動產生一批百億級、十億級企業。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 [責任編輯:Alaka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