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思考:歐洲必須在鋼鐵行業做出選擇
七年前,我主張引入碳邊境稅——以確保承擔脫碳成本的歐洲工業生產商與成本較低的進口產品之間公平競爭。你可能會認為,因此我對歐盟隨后采用碳邊境調整機制感到滿意,目前該機制正處于測試階段,將于2026年1月開始全面實施。不幸的是,我在這里不是為了發出勝利的吶喊,而是為了發出警告的聲音。就目前而言,CBAM 的設計不充分,除非得到顯著加強,否則使歐洲能夠實現其“同時實現脫碳和工業化”的既定目標的關鍵機制將失敗。
清醒的事實是,歐洲鋼鐵行業從未面臨過如此大的挑戰,它夾在脫碳成本和嚴重產能過剩的后果之間,尤其是在導致進口增加的中國。自金融危機以來,歐洲的鋼鐵產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就業崗位減少了四分之一。需求尚未恢復到 Covid-19 之前的水平,再加上高能源成本和進口增加,導致利潤率處于大流行期間的水平。對盈利能力的負面影響發生在預計該行業將對耗資數十億歐元的脫碳項目做出最終決定之際,投資于當今經濟上不可行的技術——想想綠色氫能。你可能會說這是自由貿易在行動。我想說,交易可能是自由的,但這并不公平。當歐洲是唯一一個有碳成本的主要市場時,實現公平貿易就呈現出一個新的維度。當歐洲決定帶頭實施氣候政策時——這是一個崇高的抱負——人們認為其他國家都會效仿。但事實并非如此,歐洲在鋼鐵等全球貿易制造業中的競爭力正在下降。目前的動態對歐洲和地球都是不利的。萎縮的工業與非洲大陸的戰略重點不相容,這在 7 月概述的“清潔工業協議”中得到了體現。它將減少歐洲的排放,但不會以一種對地球有益的方式,因為初級煉鋼將轉移到脫碳不那么重要的地方。那不是解決問題。事實并非如此——我相信歐洲可以保持一個有競爭力和創新的鋼鐵行業。但它必須做出選擇。它想在非洲大陸生產鋼鐵嗎?還是更愿意進口,因為碳足跡可能更高?現在必須回答這個基本問題。如果真正致力于維持國內鋼鐵行業,就必須共同應對綜合政策環境,以形成一個支持性環境,使歐洲煉鋼業能夠脫碳和繁榮。
由于缺乏這一點,我們上周宣布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目前無法對用低碳技術取代高爐的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定。第一個挑戰是緊急解決進口問題。需要進行干預,以便更好地保護歐洲鋼鐵,就像在美國和巴西一樣,該行業被認為是戰略性的。緊急貿易措施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個強烈信號。其次,確保 CBAM 真正實現其目的。在這方面,馬里奧·德拉吉 (Mario Draghi) 關于歐洲競爭力的報告是相關的。他指出,CBAM 的成功“仍不確定”,并概述了歐盟要想成功必須管理的幾個風險。特別是,CBAM 不得允許從那些規避氣候保護的國家進口鋼鐵,這些國家通過向歐洲銷售少數“清潔”設施,同時將其高排放鋼材銷售到國內和非歐盟市場。我不會假裝這很簡單,但挑戰既是政治的,也是機械的。隨著布魯塞爾新領導層的上臺,以及正在制定的清潔工業協議和鋼鐵和金屬行動計劃,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了。
未來 12 個月做出的決策將決定歐洲鋼鐵行業的未來規模和形態。不采取行動只會導致非洲大陸的鋼鐵制造繼續衰落。我的信息很明確。歐洲不應該放棄其工業遺產,將未來的工業增長交給其他地區。一旦實現必要的政策明確性,就有大量資金支持綠色轉型等待迅速啟動。如果做出正確的決定,歐洲可以在未來 50 年成為該技術的先鋒。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本文作者: 阿塞洛-米塔爾公司執行主席拉克希米·米塔爾先生---本文最初發表于2024年12月3日的英國《金融時報》,作者是阿塞洛-米塔爾執行董事長拉克希米·米塔爾先生。鐵合金網翻譯并轉載。
- [責任編輯:adm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