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湛江關區共進口錳礦56.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30.8%;價值1.2億美元,增長50.4%;進口均價為每噸205.8美元,上漲14.9%。
一、今年1-7月湛江關區錳礦進口主要特點
(一)7月份進口量大幅減少,進口均價止升轉跌。今年上半年湛江關區錳礦進口表現良好,除2月份其余各月均呈現增加態勢。然而,進入7月份進口出現“急剎車”,當月進口量僅為3.2萬噸,同比、環比分別減少59.8%、71%,創湛江關區錳礦月度進口量近9個月新低。同時,進口均價也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上漲,7月份當月下滑至每噸186.2美元,同比、環比分別下跌2.1%、10.3%,創2月份以來新低。
(二)一般貿易進口量大幅增加,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口量明顯減少。今年1-7月,湛江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錳礦40.3萬噸,增加73.3%,占同期湛江關區錳礦進口總量的71.2%;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方式進口16.3萬噸,減少18.5%,占28.8%。
(三)主要進口自巴西、澳大利亞和加蓬。今年1-7月,湛江關區自巴西、澳大利亞分別進口錳礦16.3萬噸、10.6萬噸,分別減少14.1%、2.2%;自加蓬進口9.6萬噸,增加79.5%。自上述3大市場進口量合計占同期湛江關區錳礦進口總量的64.4%。
(四)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為進口主力。今年1-7月,外商投資企業經湛江關區進口錳礦25.6萬噸,增加11.5%,占同期湛江關區錳礦進口總量的45.2%;國有企業進口23.8萬噸,增加33%,占42%;民營企業進口7.2萬噸,增加2倍。
二、今年以來湛江關區錳礦進口量增價揚的主要原因
(一)粗鋼產量穩步增長支撐錳礦進口需求。錳礦作為鋼鐵行業重要的原料,其需求與鋼鐵產量密切相關。今年以來,盡管國內鋼材價格不斷下滑,但是在保份額的壓力下,國內主要鋼廠依然保持高產量運行,致使我國粗鋼不斷增加,且增速較去年有所加快。據中鋼協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生產粗鋼3.9億噸,同比增加7.4%,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日均產量215.4萬噸,相當于年產粗鋼7.86億噸水平。在鋼鐵產量穩步增加的支撐下,我國對進口錳礦的需求隨之增加。
(二)錳礦供應商漲價致進口價格攀升。今年以來,受我國錳礦商購買力回升的提振,國際錳礦市場需求明顯好轉,供應商趁機漲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必和必拓(BHP)對我國錳礦報價在今年2月、3月及4月連續三次上調,目前BHP對我國錳礦報價Mn45.5-46%錳塊礦為每噸度5.95美元,較1月份每噸度上漲0.75美元;Mn48%小粒度錳礦和Mn38%南非半碳酸錳礦每噸度分別為5.65美元、5.45美元,較1月份每噸度分別上漲0.9美元、0.75美元。礦商的調價直接導致我國錳礦進口價格的上漲。
(三)電解錳出口稅下調大幅增加刺激錳礦市場需求增加。今年以來,我國未鍛軋錳及錳粉20%出口暫定稅率取消,執行出口稅率零關稅。由于我國電解錳產能長期處于過剩局面,暫定稅取消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出口。上半年,我國電解錳出口量達到12萬噸,大幅增加3.7倍。國內電解錳生產主要采用進口錳礦,出口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錳礦的進口需求。
三、當前錳礦行業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下游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對錳礦市場造成沖擊,致使近期進口量出現減少。今年以來,由于產量居高不下,我國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鋼鐵行業整體盈利情況不斷惡化。據中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86家會員企業平均銷售利潤僅為0.13%,虧損企業達到35家,虧損面高達40.7%。鋼廠利潤下滑,企業不斷壓低原材料采購價格,導致我國鐵合金和電解錳價格受到嚴重打壓。今年7月,國內硅錳、錳鐵價格均小幅下滑。其中,貴州地區硅錳6517價格降至每噸6700元,較今年1月份每噸已經下跌300元,而電解錳價格每噸下滑至11550元,較年初每噸下跌超過2000元。下游產品價格的低迷對錳礦市場造成一定沖擊。7月份,國內港口進口錳礦價格下滑明顯,其中澳塊、巴西塊、南非半碳酸的錳礦價格都有每噸度2元左右的下跌。并且,市場對后期錳礦商報價下調的預期強烈,導致近期貿易商進口熱情消退,錳礦進口量出現一定下滑。
(二)國家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步伐對錳礦市場影響值得關注。目前,我國諸多行業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相關產業的落后產能淘汰力度,近期,國務院和工信部先后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下達2013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要求今年年底徹底淘汰部分落后產能,其中涉及到鐵合金、電解錳等錳礦的直接下游行業。在今年的第一批落后產能淘汰名單中,涉及鐵合金產能約195.4萬噸,其中錳系合金產能約90萬噸;電解錳產能24.37萬噸。此外,還包括部分煉鋼產能,這些行業都是錳礦需求的重要產業,其產能的調整對未來我國錳礦市場產生的影響值得關注。
為此建議:一是嚴格落實國家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的部署,加快國內鋼鐵行業產能調整,保障行業健康發展;二是加強對電解錳出口的預警監測力度,引導企業合理控制出口步伐,防止出口量井噴造成資源流失;三是合理利用國內錳礦資源,同時加大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充分利用海外礦產資源,增強供給保障。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