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當突破2000萬輛即將成為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交出的年終答卷時,中國正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的造夢者。而2000萬輛的背后,卻是一個徘徊在“現實”或是“夢境”之間的糾結選擇。
限購是此番糾結的根源。這一年,北京再度收緊了本就“一號難求”的搖號政策;上海牌照拍賣在今年拍出價值9萬余元的史上“最貴鐵皮”后,終于在 相關部門的干涉下恢復到7萬-8萬元的“合理區間”。當然,對于已經習慣了汽車限購的京滬百姓來說,“拍了沒?”“中了沒?”已經成為茶余飯后調侃自娛的 玩笑話題。而接下來,誰又將步上京滬的后塵?
12月15日,天津在限購前夜拋出的一紙“限購令”讓不少焦慮中的市民體驗了一把在短短數小時內選車、交款、辦手續的“瘋狂一夜”。當然,這不會是限購的終結,越來越多的城市傳出限購的消息也讓更多的消費者不得不懷揣“惶恐”的消費心態迎接即將到來的2014年。
在中國汽車業的增長率究竟是繼續維持在兩位數還是即將跌回個位數的爭論中,2014年翩然而至。在2014年的汽車產業之夢中,限購將繼續參與這一夢境的雕琢。
一夜驚夢
天津這一夜,與三年前的北京、一年半之前的廣州如出一轍。
“明日限牌,晝夜開票”。12月15日夜,這樣的標語在天津多數4S店隨處可見。這一夜,天津多家4S店庫存轎車被搶購一空,二手車市場過戶大廳同樣燈火通明。在排隊購車的隊伍中,一些消費者還沒來得及換下白天的工作服,甚至有消費者穿著睡衣就急匆匆地趕到了4S店。
15日晚,天津市政府突然宣布對小客車實行“限購 限行”的新政:從16日零時起,實施無償搖號與有償競價相結合的限制機動車牌照措施,明年3 月1日起,天津每周和每天限行的尾號與北京一致。至此,天津成為自上海、北京、廣州、貴陽之后,中國實施限購措施的第五座城市。
一夜驚夢,慌了消費者,忙了經銷商,憂了汽車產業。“限購前夜,店內銷售量超過了200輛,比平時日均20-30輛的銷量翻了近10倍。”某品 牌汽車4S店銷售主管透露,由于此前就有天津即將限購的消息流出,整個12月,到店客流都比平時有明顯增多,限購前夜達到峰值。在長江道的東風日產4S店 里,限購前夜也狂銷了近300輛。
與此前已經宣布限購的北京、廣州并無二致,天津限購政策同樣是在執行前一夜才正式出爐。政策頻頻半夜雞叫,引起車市雞飛狗跳。據不完全統計,彼 時北京限購前夜的成交量是平時的3倍,而如今,天津在限購前夜的成交量已經接近平時的10倍。然而,這一夜對潛在消費力的透支將為未來幾個月天津市的汽車 產銷帶來什么?唯有在一夜瘋狂之后,留給親歷者慢慢體會。
“盜夢者”眾
當“十面霾伏”與“交通擁堵”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通病時,更多城市的決策者開始讓“限購”扮演“盜夢者”的角色,試圖避免中國汽車業因擁堵及霧霾而出現“噩夢”。
顯然,作為決策者,出發點是好的。“在高速發展的汽車社會,一些矛盾越來越突出,采取一些措施多多少少也是被逼無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從汽車產業的立場來說,我們不贊成用行政手段限制汽車市場,但我們也關注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深圳、杭州、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城市可能會以觀后效,隨時準備抱團效仿。有業內人士預計,此后,中國最擁堵的25個大中城市或被限購糾纏。
此前,天津市政府曾多次否認限購而又突然公布了限購政策,這也讓傳言中的“準”限購城市愈發惶恐,消費者似乎更愿意相信:辟謠為假,傳言可信。
而包括浙江省、江蘇省、遼寧省等在內的省份均頒布或修訂了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明確表示將控制機動車保有量。而在天津正式公布限購令之前的8月,天津市委、市政府也明確表態將控制機動車數量過快增長。就是說,上述省份的政府表態已經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限購號角已經吹響。
天津的限購讓人驚呼“沒有北京的命,得了北京的病”,質問天津的公共交通是否達到了與北京相同的便利程度,竟在限行限購方面如此復制北京模式。而對于更多的傳出限購信號的城市而言,其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甚至還不如天津,如此說來,這樣的城市連“天津的命”都沒有。
未來夢境
在中國汽車產業夢圓2000萬輛之后,更大的夢境將會浮出水面,而在未來的夢境中,“限購”將更多地參與到“塑夢”的過程中。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1-11月,汽車產銷1998.93萬輛和1986.01萬輛,同比增長14.34%和13.53%。據董揚預測,今年全國汽車產銷將突破2100萬輛。對比年初時業界對2013年汽車市場唱衰多于看漲的觀點,年終的答卷確實讓整個行業感到振奮。
在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看來,今年汽車行業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與不少城市傳出限購政策的傳言導致消費者恐慌性購買有關。據徐長明估算,今年僅八大可能被限購的城市就因恐慌性購買拉動全國汽車銷量增長了1.5%。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持有類似觀點,認為限購傳聞導致恐慌性購車潮出現,進而推動了二季度以來車市火爆持續升溫。在他看來,這樣的大城市銷量暴增有可能迫使地方政府進一步限購。
但是,恐慌性購買只能釋放一時的消費熱情,抑制的卻是未來數年汽車消費增長的潛力。一旦“準”限購城市正式步入限購大軍,將對汽車產業帶來不小的沖擊。
而在限購“塑夢”的過程中,自主品牌無疑處于進一步被邊緣化的地位。董揚認為,“盡管限購城市的決策者本意不想傷害中國品牌,但實際上卻已經傷害了。”對于天津的一紙限購令,一汽夏利內部人士坦陳,天津作為夏利的主要銷售市場,肯定會受到影響,但“具體的影響程度仍在評估當中”。數據顯示,北京在未限購的2010年,奇瑞等12家主流自主品牌的銷量約為11.8萬輛,在限購后的2011年,上述自主品牌銷量跌落至約4.1萬輛。
“單純講某座城市限購正確不正確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從大方向上來說,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全社會各個方面都不太適應汽車社會。”董揚稱。在實現汽車夢的路上,不可避免地將會遇到更多的難題,我們更愿意相信,限購作為“盜夢者”出現的初衷,只是希望“汽車夢”更加甜美。(來源: 華夏時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