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記者獲悉,近日,機電商會從多方渠道了解到美國部分光伏企業擬對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出口至美國的太陽能光伏產品采取新動作,美國相關主管機關如采取新措施將對我國光伏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為了更好地應對上述情況,機電商會擬于12月31日召開預警工作會,請相關企業負責同志參會。屆時,商務部相關領導將蒞臨會議,指導案件預警工作。
中美歐關于太陽能組件的長期貿易沖突在四面八方引起了不滿,很多太陽能原材料制造商紛紛抱怨,這個市場仍然缺乏公平。但是,一個沒有卷入這些爭端的地區卻已經從中獲益良多。此外,在中國與歐盟達成協議之后,該地區有望再次獲益。這個地區就是臺灣。
去年10月,美國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組件征收大約24%到36%的關稅,因為美國發現中國公司接受了不公正的政府補貼,并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但是,這項判決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它只適用于用中國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做成的太陽能板。太陽能電池是用來組裝完成電池板的決定性重要組件。于是,很多制造商就從以臺灣為主的其他地方購買太陽能電池,成功地避開了這些關稅。
美國在臺灣留下了一個漏洞,中國公司可以利用這個漏洞,在不繳納關稅的情況下潛入美國市場,臺灣也從中獲益不少,”咨詢公司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帕維爾-莫爾恰諾夫說。“他們向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公司額外收取的區區幾美分,比繳納關稅便宜多了。”他還說,倘若繳納關稅,每瓦的成本會增加大約20美分(約合1.23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表示,自美國開始征收關稅以來,不少中國太陽能組件制造商一直在臺灣購買電池,為美國市場生產太陽能組件。臺灣的大部分產能都已經用于滿足那些試圖躲避美國關稅壁壘的公司的需求,在臺灣的生產成本由此高于在中國的生產成本。(來源:中國國際招標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