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日前率先報道商務部最近十天內連發了14條貿易預警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國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相關問題回應稱,去年中國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長了17.9%,中國已連續18年成為遭遇反傾銷最多國家。沈丹陽還表示,2014年外貿形勢將十分嚴峻復雜,預期增長一般認為不可能高于去年水平。
去年遭貿易調查增兩成
踏入2014年,我國遭遇的國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摩擦不斷,國家商務部最近十天內連發了14條貿易預警,其中7成來自新興市場。此消息經羊城晚報率先報道后,引起廣泛關注。
昨日,沈丹陽就此回應指出,2013年我國貿易摩擦的形勢并沒有趨緩。全年共有19個國家地區對我們發起了貿易救濟調查,總共有92起,比2012年增長了17.9%。除了發達經濟體立案增幅繼續大幅上升以外,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立案也呈增長趨勢。中國連續18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8年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中國仍然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貿易摩擦是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出口國的伴生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長期性和復雜性,這種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根本扭轉,我們既要認真應對,也要平常心看待”。
沈丹陽還透露,去年我國共對外發起反傾銷調查11起,涉及進口產品6種,發起反補貼調查1起,涉及進口產品1種,及時遏制不公平競爭產品的進口。
一季度進出口或仍有波動
對今年的情況,沈丹陽認為,2014年外貿形勢將十分嚴峻復雜。從大趨勢上判斷,商務部對今年外貿的發展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由于受成本高企、資金短缺、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季節性因素和去年同期基數比較大的原因,預計2014年一季度的進出口數據仍有可能出現波動。
今年外貿增長難高于去年
據介紹,今年外貿要實現穩定發展,至少還是要解決三個大問題。一是世界經濟雖有回暖,但復蘇態勢不穩。從調查看,2013年四季度認為外需不振影響出口的企業占比高達77.9%。二是國內要素成本上升,中小出口企業尤為困難。二是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產業和訂單對外轉移加快。由于發達經濟體鼓勵產業回歸并且更加重視擴大出口,東盟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利用低成本優勢加快發展外向型產業,我國在國際市場面臨的貿易保護和競爭壓力都大大加大。在調查中,重點聯系企業認為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出口的占到28.6%。
“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的外貿預期增長很難準確判斷,一般認為不可能高于去年的水平。”沈丹陽表示。(來源:羊城晚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