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副省長黃小祥在攀鋼西昌釩鈦新基地建設項目調研時強調,涼山礦產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巨大,一定要在當前全國鋼鐵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切實加快進度,推進項目建設,真正把西昌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全國最大的釩鈦基地、全世界最大的釩鈦加工基地。
在涼山州州委書記吳靖平和州委副書記、州長張支鐵的陪同下,黃小祥深入西昌經久工業園區,查看攀鋼西昌釩鈦新基地建設項目的進展情況。目前,項目建設正在進行場地表層土剝離,已完成了200萬土石方工程量。走進施工現場,場面宏大而有序,各種大型機械來來往往,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攀鋼西昌釩鈦新基地是一項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第一期工程建設擬投資171.41億元,建成后將形成年產釩渣16萬噸、鈦精礦30萬噸、高鈦渣16萬噸、氯化法鈦白粉10萬噸、釩鈦鐵精礦200萬噸、鐵400萬噸、鋼360萬噸、鋼材351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156億元、利潤15.47億元。通過逐步追加投入,淘汰、整合落后產能,在實現500萬噸以上鋼產能后將進一步增加釩鈦產品產量,提高深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擴大投資效益。
“煤用哪里的?”“涼山釩鈦儲量有多少?”……一路行來,黃小祥細心地詢問著各種問題。走到項目規劃平面圖前,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黃小祥認真查看著項目的各個流程。得知涼山在礦產品、土地、人力、環境等方面資源豐富,已經探明的鐵礦石可以滿足企業生產50年以上時,他指出,鋼鐵生產企業就是要有規模,才能產生效益,企業必須要具有戰略的眼光。目前設計的生產規模不能與涼山的礦石、環境等資源相匹配,規模還可以進一步擴大。
黃小祥在聽取項目建設的征地拆遷、安置、投資建設及當前的工程建設情況后,對項目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是按照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總體取向,加快推進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示范區的總體思路來進行的,是四川災后恢復重建和擴大內需的項目之一,對于涼山乃至全省的工業發展無疑將會帶來巨大貢獻。只要資金到位,焦化、冶煉、加工等工程都可以同步進行,從而有效推進整個項目的建設進度,使項目能夠更早地發揮效益。
黃小祥強調,要抓住四川災后恢復重建和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科學規劃,不斷優化項目設計。黨委、政府要創造優良的環境,在資源配置、生產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協調和保障力度,尤其是在交通建設上,突出向南發展,重點打通向東、向南兩條通道,為項目提供強有力的運力支撐;金融部門也要搭建融資平臺,積極主動地為項目的建設搞好服務,解決建設資金難題;企業也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變串聯建設為并聯建設,延長產業鏈,把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成為“西南最大的鋼鐵基地、中國最大的釩鈦基地、世界最大的釩鈦加工基地”。
黃小祥還到三益公司德昌復烤廠進行了調研。他指出,煙草農業是全省發展現代農業的典范,金融部門要加大對煙草生產第一車間的支持,通過發放小額貸款支持煙農生產,讓煙農增收,促進煙草產業的發展。
涼山州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鄧顯祥,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康俊,副州長楊文泉陪同調研。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 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