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0.28%、0.25%,提釩鐵水釩含量底線一破再破。12月24日,中國知識產權局發(fā)布的“低釩鐵水提釩工藝”的專利申請公告稱,地處中國攀西大裂谷的攀鋼,將世界提釩鐵水釩含量的底線由0.25%降到了0.15%。
專利的第一申請人叫戈文蓀,是攀鋼下屬鋼研院的一名教授級高工、鋼鐵冶煉專家。他帶領20多名科研人員,用了近兩年的時間,攻克了這一關鍵技術難關。他說,鐵水提釩就像從水中捉魚,含釩量越低,水越多。在攀鋼技術創(chuàng)新前,世界上沒有從釩含量0.35%以下的鐵水中提釩的企業(yè)。當攀鋼1972年獨創(chuàng)的霧化提釩工藝和1995年再創(chuàng)的轉爐提釩工藝,分別從釩含量0.35%、0.28%的鐵水中提煉出釩時,同行業(yè)震驚。2000年,攀鋼通過攻關,更是將鐵水提釩的底線降到了0.25%。
“外國人不敢干的事中國人干了,外國人干不了的事中國人干成了!所以當1980年5月,攀鋼釩渣出口美國、英國等國家,中國一躍從釩的進口國成為出口國時,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但攀鋼并沒有就此停步,而是一直致力于貧礦資源的綜合開發(fā)利用。這次在攀成鋼取得的低釩鐵水提釩技術突破,就是攀鋼努力將伴生礦資源劣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的又一見證。”昨(24)日,看到公告后,攀鋼科技部負責人自豪地說。
攀成鋼是攀鋼的一個子公司。2005年底,攀鋼在該公司推行了普通礦配加被稱為“呆礦”的攀西釩鈦磁鐵礦的冶煉技術,從而使該公司生產的鐵水中含有了0.15%的釩。按目前攀成鋼年產鐵水150萬噸計算,如果不進行提釩,以五氧化二釩計,每年將造成2000噸以上的釩資源流失,意味著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戈文蓀說,為了充分利用資源,課題組突破了若干技術難點,取得了釩氧化率達84%、釩回收率達75%的良好效果。與國內外鐵水提釩同行相比,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先進水平,其中半鋼殘釩、金屬收得率等處于領先水平。
目前,低釩鐵水轉爐提釩工業(yè)化生產研究課題,已經被納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攀鋼正與國內有關大專院校合作,進一步優(yōu)化低釩鐵水提釩工藝,并著手建立釩渣質量保障體系。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 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