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南玻1500噸高純多晶硅項目1月9日正式投產,半個月前的12月25日,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投產。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的200噸和800噸多晶硅項目也于2008年8月試產成功。
2006年國內掀起的多晶硅項目建設熱潮已進入結果期,目前國內規劃的多晶硅產能高達8.8萬噸,在建產能約4.4萬噸。隨著這些項目陸續投產,2008-2010年我國的多晶硅產量分別達到4000噸、1萬噸和3萬噸。
天不作美的是,國內多晶硅項目逐步投產之時,國際多晶硅價格卻開始調頭向下。有消息稱,目前已簽訂合同的2009年多晶硅協議價格平均跌幅達43%,而多晶硅的現貨價格也從最高每公斤近400美元下跌到200多美元。
因多晶硅價格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大幅度下滑,以新光硅業的投資收益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川投能源,日前將2008年的業績預增從同比增長580%-690%調整為增長460%-540%。
多晶硅價格下滑有國際經濟疲軟的外在因素,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以及金融危機影響了太陽能產業的增長預期,而隨著電子消費產品市場的萎縮,集成電路用多晶硅需求量減少也是內因之一。
事實上,無錫尚德這類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公司的股票價格去年10月中旬曾經一路走低,這反映了市場對太陽能增長放緩趨勢的擔心。
與此同時,新技術發明也對多晶硅產業形成挑戰。去年12月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現可將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50%的方法,并已經通過了實驗室的驗證。新方法中,硅的使用量僅為當前產品的1%。
在需求增長預期放緩的同時,多晶硅供給卻大規模擴容。有關統計顯示,2010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可達到12.5萬噸,其中太陽能用多晶硅為9.7萬噸,但2010年太陽能用多晶硅需求為8.3萬噸。到明年底,太陽能用多晶硅將出現供大于求的景象。
在多晶硅供給緊缺度下降后,現貨價格將迅速向長單價格靠攏。業內人士預計,2009年多晶硅市價將下降50%左右,而到2010年底,現貨價將基本和長單價格一致,約為60美元/公斤。而目前江蘇中能公司的多晶硅長單價格為91美元/公斤,有分析師甚至預計多晶硅價格將重回40美元/公斤。
按照多晶硅的投產周期,去年底今年初投產的多晶硅項目兩年后才能達產80%。在此期間,國內多晶硅制造商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多晶硅生產效率,逐漸提升產能以及完善廢物回收技術。
也就是說,國內企業滿產之日也是多晶硅暴利結束之時,國內企業將重新面臨以質量和價格取勝的競爭市場,而無論在產品質量還是生產成本方面,國內企業的優勢并不明顯。
目前國內多晶硅制造商全部采用改良西門子法,每公斤產品電耗多在300kWh以上,成本價在450元/公斤左右;而國際大廠的成本在30美元/公斤以下。
不僅如此,國內多晶硅企業還需要背負巨額的財務負擔。據測算,一個1000噸的多晶硅項目需要投資約10億元,這是多晶硅的基礎經濟規模,按照我國在建的多晶硅項目計算,多晶硅項目總投資額已經超過300億元。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