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合金生產是國民經濟基礎原材料工業的一個重要門類,鐵合金產品被廣泛用于鋼鐵、制鎂、機械鑄造和化學工業。它是煉鋼生產的脫氧劑、合金添加劑,是提高鋼鐵產品性能的重要保障。鐵合金工業分為硅系鐵合金、錳系鐵合金和鉻系鐵合金三大系列及鉬鐵、釩鐵、鎢鐵、鈦鐵等十幾個小品種。利用紅土鎳礦生產的含鎳在8%~30%的鎳鐵也廣泛用于不銹鋼的生產,從而彌補了我國金屬鎳資源的緊缺狀態。
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機還在蔓延,鐵合金在這波寒流中需求低迷,使得很多企業減產、限產,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受到沖擊。國民經濟的健康安全發展離不開鐵合金這一產業,然而受其自身特點影響,這一產業的健康發展已經明顯受到限制,這不利于這一產業的整體優化和升級,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鐵合金產業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更廣泛的關注支持。
現代文明社會離不開鐵合金工業
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鐵合金工業的迅猛發展,2008年我國鋼材及鋼鐵制品、金屬鎂以及鎂制品、大量高質量的鑄造件和化工產品,大約消耗了鐵合金產品1654萬噸(不含鎳鐵),其中硅系鐵合金500萬噸左右、錳系鐵合金700萬噸以上、鉻系鐵合金210萬噸以上,還有小品種鐵合金約240萬噸。鐵合金工業為支撐我國經濟建設、保證經濟安全運行作出了重大貢獻,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離不開鐵合金工業。
鐵合金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其生產過程需要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以把各類自然資源中有用元素從它的化合物狀態中提煉出來,變成單質狀態或混合物狀態被人們所利用,如硅鐵是把硅從硅的氧化物狀態中還原出來,與鐵構成混合物,用作鋼鐵生產過程中的脫氧劑、合金劑;錳系鐵合金是把錳從錳的氧化物狀態中還原出來,與鐵、硅等單質混合,用于鋼鐵生產過程等。要完成這個提煉過程,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高溫狀態,二是還原氣氛。高溫狀態需要電力來創造,還原氣氛需要焦炭來提供。各種人們所需的有用元素的化合物放在這種狀態和氣氛下,就可以變成我們所需的基礎原材料產品。在這個提煉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廢氣、廢水和廢渣,但現代技術也可以使其變廢為寶,為人類提供有效服務。
鐵合金與其他基礎原材料工業一樣,其生產過程要消耗資源、能源,并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這使得鐵合金和其他一些基礎原材料工業被稱為“兩高(高耗能、高污染)一資(耗用資源)”行業,這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因此受到了一定限制,產業升級受阻。
人類社會和經濟建設離不開基礎原材料(包括鐵合金)工業,在新的經濟社會條件下,探討和實踐基礎原材料(包括鐵合金)工業的產業升級將是各級政府以及基礎原材料(包括鐵合金)工業的社會責任。通過產業升級,基礎原材料(包括鐵合金)工業能夠以最小的能源、資源、人力消耗,最小的環境代價來獲得經濟社會所需的各類產品,以達到現代文明社會、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設相和諧的目的。
鐵合金生產已成為我國國民生產的重要環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鐵合金工業在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廣西、云南、貴州、四川、山西等地區迅猛發展。目前,全國約有1800多家大小鐵合金企業。在以硅系鐵合金為主的蒙、寧、甘、青等地,鐵合金產業的影響在當地僅次于農牧業。
鐵合金產業之所以在上述地區如此發達,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拉動了鋼鐵、金屬鎂、鑄造以及化工等行業對鐵合金產品的廣泛需求;二是在上述地區,礦石、煤炭、水力、電力等資源豐富,這為硅系鐵合金的發展創造了天然條件;三是鐵合金固定投資少,技術難度低,其裝備和工藝路線安排可繁可簡、可高可低,這為鐵合金工業的發展創造了資金條件和人力條件;四是鐵合金生產可帶動廣泛就業,又是貧困的西部縣區利稅大戶,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五是鐵合金是高載能行業,拉動了電力建設、煤炭資源的開發等,而且由于其停爐損失不大,可以避峰運行、低負荷運行,被人們形象地譽為電力運行的安全器、儲能器和調節器,成為當地電力行業青睞的重點優質用戶。上述原因使得鐵合金產業在西部地區得到了廣泛而迅猛的發展,這些地區幾乎每個縣區都有鐵合金企業,幾乎每個村莊都為鐵合金企業生產提供勞動力。圍繞這些鐵合金企業成立的商貿流通服務網絡網點,帶動了當地的運輸、餐飲、賓館服務業,促進了廣泛就業,推動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資源豐富、貧困落后的西部地區,加工鐵合金等基礎原材料產品,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電力資源優勢,也成為西部地區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帶動廣泛就業、謀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
從這一層面考慮,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的鐵合金工業,盡管在其生產過程中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資源和能源,但考慮到其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以及其自身生產特點,應通過多方推動,促使其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使我國從鐵合金大國向鐵合金強國轉變,從而使鐵合金這個行業以最低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來滿足國民經濟生產的需要。(來源于互聯網,文中數據和觀點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