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總體運行態勢基本平穩,產量出現小幅下降。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再生有色金屬4大品種(銅、鋁、鉛、鋅)總產量為722萬噸,同比下降了5.1%。
再生金屬進入微利時代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吉位介紹說,具體到再生有色金屬的4大品種,今年前三季度,再生銅產量約為180萬噸,同比下降了12.2%;再生鋁產量約為350萬噸,同比下降3%;再生鉛產量約為110萬噸;再生鋅產量約為82萬噸。“再生銅產量下降,主要是受房地產業的影響,五金和電線電纜用量的減少波及到了再生銅的生產;而受鋼鐵產業鍍鋅板產量下降的影響,再生鋅的產量也出現了下降;而再生鋁之所以能夠出現增長,與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增長關系緊密;再生鉛基本上屬于閉路循環,大部分都用于鉛酸蓄電池的生產,而鉛酸蓄電池[有色商機:鉛酸蓄電池]的淘汰周期一般一兩年,要比汽車整車的報廢快得多。”王吉位解釋說。
再生金屬六成原料依賴進口
眾所周知,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生產所需廢料長期以國際市場為主,王吉位說:“產品市場價格雖然持續低迷,但原料的進口價格并沒有降低,有的甚至出現了價格倒掛。”
王吉位表示,現在全球對再生金屬生產原料的競爭日益激烈,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再生金屬產業快速發展,對原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開始限制有色金屬廢料出口,有的國家甚至規定2014年不允許廢金屬出口。這些因素導致有色金屬價格起伏跌宕,金屬廢料進口難度加大。
針對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生產原料的供應問題,王吉位告訴記者:“就原料供應的來源看,過去國外市場占2/3,國內市場占1/3,這些年國內市場的份額在逐步上升,目前基本上占40%,大概有400多萬噸,估計3~5年后能夠占到一半。”
節能減排生力軍未現產能過剩
由于目前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總體形勢難言樂觀,有人擔心其會步原生金屬的后塵,出現產能過剩。對此,王吉位予以了澄清,他說:“再生金屬雖然目前處于低迷,但和原生金屬的產能過剩并不完全一樣,再生金屬的微利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原料采購價格,再生金屬產業是在國際市場采購原料,而原料采購價格現在完全是賣方市場;二是產品售價不是很高。這和產能過剩并沒有必然的關系。”
“與生產等量的原生金屬相比,今年前3季度,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共節約能源1600萬噸標煤,節約用水11億立方米,節約用電500億千瓦時,減少固體廢物排放9億立方米,減少CO2排放5600萬噸,節省自然資源10億噸。”王吉位說。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