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隨著國內五金模具行業的發展,來自各省的競爭日益激烈,五金模具行業內無序競爭的情況開始出現,五金的低成本、產品結構檔次和技術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顯露。經過40多年發展,各類五金、模具加工企業已過萬家,絕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的小企業。
2013年,全球經濟形勢雖仍不容樂觀,但緩慢復蘇的趨勢已然明顯;同時,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邁向制造業強國的步伐更不會停止,通過推進轉型升級反而會加快。這種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正好為模具發展提供了舞臺。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會推動我國制造業發展。
目前國內民營模具企業一般擁有先進的設備資源,技術應用上比較先進,新技術能在行業內應用廣泛、迅速,從設計制造到相關材料生產、熱處理等,形成產業鏈,集成化優勢突出。當前五金模具企業由于資金不足和自有品牌欠缺,五金模具企業將加大管理和技術改造的投入,擴大中高端產品比例,并設立內銷部門,積極拓展內銷市場。
一些在國內深耕細作多年的民族品牌,目前正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現在已處于逐步升級,乃至走出國門的階段,應對此次危機或許更加沉著,而迫于形勢轉攻內銷的新品牌顯然還有不少挑戰。
現在無論是從網絡體系構建,服務平臺建設,還是專業大型市場建設方面都已逐漸幼稚和完善。2008年,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為我國模具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模具行業巨頭不時浮現將是往后中國模具行業發展新特點。專家指出,模具行業要注意結構調整,中國模具行業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需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走“精、專、強”路線,“藍海”中創造新的增長點。(來源:國際鑄業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