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東鐵礦石消耗量達到7000萬噸,省內僅能提供1000萬噸,自給率不足15%;煤炭消耗3.8億噸,自給率不足40%;銅礦石消耗200多萬噸,自給率不足25%;鋁土礦消耗2000多萬噸,自給率只有0.15%。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礦產資源的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除石膏、石灰巖、礦鹽外,其余大宗礦產均不能滿足需求。”王玉志介紹。
為破解礦產資源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山東積極實施資源山東建設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效緩解了礦產資源對山東發展的制約。“資源山東建設雖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加快推進過程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王玉志分析,問題只要表現在省內礦產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和省外、境外資源開發利用緩慢兩方面。
“加快推進深部礦產勘查進度,據專家預測,我省未探明黃金儲量2000噸以上,主要分布在膠東地區,要進一步加強勘查開發,實現找礦突破。”王玉志對此提出“加大礦產勘查力度,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等三點建議。
在“加大資源開發力度,進行重點礦產資源基地建設”這一建議中,他表示,可按照政府引導、地勘先行、企業跟進、金融服務、市場運作的模式,加快推動重點礦產資源基地的建設。
“一是建立省內黃金資源基地。利用我省已探明可供開采50年以上黃金儲量的潛力,加快黃金礦山建設,建立大型黃金基地。二是省外建立煤炭資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目前,在內蒙古、新疆等地已探明的煤炭儲量超過260億噸,可供開采50年以上。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已在當地建設煤炭開發和煤化工項目,能源集團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建設的100億噸煤炭基地已經啟動,國家基金項目100億噸可供合作開發。兗礦集團在澳大利亞煤礦項目儲量超過50億噸。建議有關部門統籌規劃基地建設,給予政策扶持。三是境外建設四大資源基地。第一,鐵礦基地。澳大利亞鐵礦項目儲量超過50億噸,秘魯鐵礦項目30億噸,統籌利用勘查成果,規劃建成大型鐵礦資源基地。第二,鋁土礦基地。澳大利亞鋁土礦項目遠景儲量超過50億噸,且兗礦集團目前已在該國著手建立加工項目,該基地建成后,可供開發50年以上。第三,鉀鹽基地。剛果(布)鉀鹽項目儲量20億噸以上,現已開始建設礦山,可滿足全國鉀鹽需求50年以上。第四,貴金屬和稀有金屬基地。在澳大利亞、智利、加拿大、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建立金、銅、鈾、鈮鉭等貴金屬和稀有金屬資源基地。建議抓住有利時機,以現有礦權為基礎,引導企業加快跟進,建設我省的礦產資源基地,打破國際礦業巨頭的資源壟斷。”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