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國內煤企在經過一輪自行停產措施之后,目前煤價雖有所下滑,但卻未能止步。近日,發改委下發減產指導文件,煤炭企業面臨改變發展戰略的挑戰。
近日,發改委在下發的《關于印發〈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強調,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將控制在36.5億噸,其中對內蒙古、山西和陜西前三大煤炭主產地做了減產預期,預期產量分別為9.2億噸、8.1億噸和4億噸,均低于2011原煤產量。其他省份均相應獲得產量控制任務指標。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內蒙古、山西和陜西三大煤炭主產地煤炭產量分別為9.9億噸、8.7億噸、4.05億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煤炭總供給量達18.55億噸,在煤炭行業并不景氣大環境影響下,如果2012年完成預控目標36.5億噸,煤炭產量將很難大幅增長。
截至8月13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為700萬噸,已連續一個星期下滑至800萬噸高位警戒線以下,呈逐量遞減態勢。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首席評論員表示,國家出臺此方案目的為減產,并非全國性限產。此政策為指導性文件,非指令性文件,這是煤炭市場發展的進步,而在步入成熟的煤炭市場,指導性文件比指令性文件更重要,這樣能給地方政府和企業以適應市場的空間;產煤地區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戰略,結合國家指導性文件,實現關小建大、停危保安、減負增輕等轉型發展;煤炭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生產的煤炭產品及市場緊缺情況,適當增減產、提高內控能力、延長產業鏈條和調節發展速度等。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