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在全國第八屆包芯線技術應用和貿易峰會上,幾大硅鈣龍頭企業包括陜西盛華,寧夏科通,山西盛世集團等相關負責人等和馬鋼,杭鋼以及楊教授,吳教授以及首鋼鐵合金長徐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巫教授行業內的資深專家就硅鈣質量修訂征求意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陜西盛華的魏總指出最早的國標標準是于1997年修訂,然后2007年進行修精到現在一直沒再度進行任何的修改,而當前為了維護硅鈣行業的健康發展,生產出來的產品更加適應鋼鐵的生產,建議將氧加進去,含量進行嚴格的規定。
馬鋼的張主任也指出目前該鋼廠已經對40的鈦鐵以及70鈦鐵的含量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從而防止有關企業用氧化鈦來以次充好,而氧化鈦對鋼鐵質量帶來的影響太壞了。
杭鋼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氧化物對鋼鐵質量影響較大,因此自己對于原材料采購也有自己的標準。
楊教授引出了上世紀90年代轟動整個行業的傳奇事件以此來證明行業規范化的重要性。
首鋼鐵合金廠徐教授也表示對此次修訂案的支持,但是徐教授也對如何測定,怎么測才合乎規范化表示擔心。
科通的張總對此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張總在會上表示目前該公司硅鈣年產能在三萬噸左右,在全國也是屬于前列,而公司的產品則主要用于出口,而國外客戶現在要求的氧含量則是要求小于0.5%,而且十家歐洲企業有至少七家都有這樣的要求,但是按照我們的現行的標準換算則是不合乎要求的,然而實際上其產品質量是獲得國外客戶認可的。隨著技術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設備的改造,中國的硅鈣標準完全可以達到國際化水平,但是我們的標準則定的很低,達不到歐盟的標準,因此對于此次硅鈣質量的標準修訂,張總十分的支持。
哈爾濱科德威冶金股份吳董事長提出關于粒度的問題,以及鐵合金的破碎問題。吳教授表示之前到國外的時候看見國外客戶買我們的硅鈣煉鋼直冒煙,里面粉塵太多,質量不合格嚴重損害了我們的聲譽,因此大家一定要嚴把質量關。
對此部分客戶也提出硅鈣標準的重新修訂是不是把其他元素含量也嚴格規定一下,比如鐵含量小于四則可以算作化工鈣,而大于四則屬于鐵合金范疇的硅鈣。
在此次論壇上,各專家,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終端用戶鋼廠以及眾多的硅鈣企業代表都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此次硅鈣質量標準修訂都表示出了贊同及極大的支持。
- [責任編輯:Sop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