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欒川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鉬業年會上,來自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嚴邦松副會長表示,2005年中國鉬系產品呈現出口數量減少,出口金額持續增加,市場價格大起大落,進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成為中國鐵合金產品出口中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的品種,再次居全國出口創匯之首。高速發展的中國鉬業也使中國鉬業的格局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企業經營規模發生了巨大變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國際鉬業集團開始在中國布局,謀求長遠發展。
對于2006年中國鉬市的走勢,嚴會長認為,許多不確定因素直接影響中國鉬業的發展,這些不確定因素主要表現在:
1、葫蘆島恢復投產時間并未確定;
2、國際鉬業集團在中國的合作進展將直接促使亞洲鉬業格局的重新洗牌;
3、國內產業政策的出臺,將促使中國鉬業的整合;
4、加工貿易政策過渡期結束;
5、鉬鐵反傾銷日落復審。
結合以上因素,從國際鋼鐵和在色金屬市場總體運行情況來看,價格高峰已經過去,鉬價不可能天馬行空,同時國際鉬價難以再次出現暴跌的情況。除中國外,全球鋼鐵從高增長進入平衡發展或適度減產,鉬需求增幅趨緩,雖然鉬精礦供應在增加,但焙燒瓶頸仍不能徹底解決,宏觀調控措施影響將在2006年進一步顯現。預計價格緩慢回落將成為2006年鉬價運行的主要趨勢。
在本次會議上,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鉬業分會的領導,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專家,金堆城鉬業公司負責人,洛鉬集團等業內人士均發表了演講,對后市做出了預測及建議,包括:2006年中國鉬市總體將呈震蕩下滑的走勢,中國的鉬企業只有運用正常的市經濟運行規律,及時掌握市場發展趨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www.ferroalloy.com.cn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